[实用新型]一种耕地开发用灌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60496.9 | 申请日: | 2022-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27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叶宗达;段向锋;田蕙;梁杏;曾敏;雷永恒;袁建龙;苏浩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25/09 | 分类号: | A01G25/09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卢颖 |
地址: | 530029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耕地 开发 灌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耕地开发用灌溉装置,包括运输车、活动脚轮、承重轮、连接杆、水泵、喷灌喷头和喷头安装架;所述的运输车的底面中部安装有承重轮,运输车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有活动脚轮;所述的连接杆的中部安装有避震器,上端开有通孔;所述的运输车的顶面前端并排安装有2个喷头安装架,运输车的顶面后端安装有水泵;所述的2个喷头安装架上分别安装有喷灌喷头,喷灌喷头的头部朝向运输车的侧面;所述的喷灌喷头通过管道与水泵连接;所述的运输车的顶面还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的水泵与蓄电池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运输车能在不同地形上稳定前行。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延伸杆,运输车两侧的喷灌距离可调,以满足不同距离的喷灌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耕地开发用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耕地开发指对未利用的土地,通过工程、生物或综合措施,使其达到可利用状态的活动。耕地在开发过程中往往进行需要大面积且持续地进行灌溉,尤其是土壤土质被破坏,需要修复的土地。由于未利用的土地不同与已开发的耕地,其地形较为复杂,而传统的灌溉装置多为已开发完毕的耕地设计,不适用于耕地开发。因此,目前多采用人工灌溉的方式对未利用的土地进行耕地开发的工作。然而,人工灌溉存在着工作量大、灌溉效率低且容易灌溉不均匀的情况;因此,采用人工灌溉的方式不仅浪费水资源,灌溉效果还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耕地开发用灌溉装置,能在不同地形上稳定前行,对土地进行灌溉。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耕地开发用灌溉装置,包括运输车、活动脚轮、承重轮、连接杆、水泵、喷灌喷头和喷头安装架;
所述的运输车的底面中部安装有承重轮,运输车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有活动脚轮;所述的活动脚轮安装在连接杆的下端;所述的连接杆的中部安装有避震器,上端开有通孔;所述的转轴一端连接运输车的侧面,另一端向外延伸;所述的连接杆的上端通过通孔套在转轴的中部,转轴的另一端安装有锁紧螺母;所述的运输车的顶面前端并排安装有2个喷头安装架,运输车的顶面后端安装有水泵;所述的2个喷头安装架上分别安装有喷灌喷头,喷灌喷头的头部朝向运输车的侧面;所述的喷灌喷头通过管道与水泵连接;所述的运输车的顶面还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的水泵与蓄电池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喷头安装架包括喷头安装底座、延伸杆、支撑杆Ⅰ、支撑杆Ⅱ和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的上端左侧设置支撑杆Ⅰ,上端右侧设置导槽Ⅱ;所述的延伸杆的左端设置导槽Ⅰ,右端设置支撑杆Ⅱ,顶面设置喷头安装底座;所述的支撑杆Ⅰ插入导槽Ⅰ,支撑杆Ⅱ插入导槽Ⅱ。所述的延伸杆用于调节喷灌喷头的灌溉距离;所述的延伸杆沿支撑架移动时,支撑杆Ⅰ位于导槽Ⅰ内起支撑作用,支撑杆Ⅱ沿着导槽Ⅱ移动,延伸杆可以伸出支撑架外或收回支撑架内,进而调整运输车两侧喷灌喷头的灌溉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还包括锚杆;所述的运输车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锚杆孔。所述的锚杆用于固定运输车,将锚杆从运输车上方的穿过锚杆孔,然后插入地面,可以将运输车固定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运输车的顶面后端设置有箱体,所述水泵和蓄电池安装于箱体内部。所述的箱体起保护作用,将水泵和蓄电池安装于箱体内部可以防止水泵受到撞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运输车的顶面后端安装有扶手。所述的扶手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推动运输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所述的运输车沿待进行灌溉的土地移动,设置在运输车两侧的喷灌喷头向运输车两侧的土地进行喷灌;所述的蓄电池为水泵提供电源;所述的水泵通过管道外接水源,对土地进行喷灌。所述的连接杆套在转轴上,可以沿转轴旋转,在推动运输车在待进行喷灌的土地上移动前,先调整连接杆的角度,使运输车前端和后端的活动脚轮和地面接触;所述的锁紧螺母用于锁紧连接杆,在调整好连接杆的角度以后,拧紧锁紧螺母,即可固定连接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604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斛幼苗移栽用种植箱
- 下一篇:MWT刀刻导电芯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