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低脱硫塔酸雾和粉尘颗粒物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66058.3 | 申请日: | 2022-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75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4 |
发明(设计)人: | 马青华;谭善和;左庆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宏瑞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47/14;B01D50/60;B01D46/10;B01D46/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冼倍林 |
地址: | 51608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脱硫 塔酸雾 粉尘 颗粒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低脱硫塔酸雾和粉尘颗粒物的结构,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底部、顶部分别设有进气口、排气口,所述塔体的内部设有由下往上依次分布的第一级接水盘、第一层除雾垫、除雾水洗喷头,所述第一级接水盘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一排气帽,所述第一层除雾垫为丝网除雾垫,所述除雾水洗喷头为高压细水雾多孔喷头;所述塔体的外部设有一级水池,所述一级水池的一端通过第一接水管与第一级接水盘连接,所述一级水池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接水管与若干个除雾水洗喷头连接;所述第二接水管上连接有第一软化水管,所述第一软化水管用于和软化水管网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确保良好的去除尾气中酸雾和粉尘颗粒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脱硫塔酸雾和粉尘颗粒物的结构。
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的方案:
当前国内环保排放管控指标和措施越来越严格,尤其是近几年颁布的“超净排放标准”,对传统尾气脱硫系统提出了“超洁净”改造升级的要求,经氨法脱硫塔处理后的尾气,尾气酸雾中颗粒较大的雾滴是可以被湿法脱硫装置去除的;但对亚微米级的雾滴,湿法脱硫装置则去除效率低(一般为40~60%),导致形成的亚微米级的雾滴和细小粉尘颗粒难以捕捉大部分通过烟囱排入大气,不满足超净排放需求,国内现有脱硫装置和新项目执行特别排放势在必行,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背景技术的缺陷:
目前传统的脱硫塔系统,有如下缺点:
1、脱硫喷淋液雾滴粒径主要分布在1~2000μm之间,气液夹带雾滴主要分布在1~100μm之间,<100μm的雾滴和粉尘颗粒基本溶于气体中,通过传统脱硫塔水洗除雾方式难以捕捉,大部分通过烟囱排入大气中。
2、传统脱硫塔除雾段,尾气偏流严重,且水雾喷嘴设置不合理,存在死角无法喷淋,不利于喷水捕捉酸雾和粉尘颗粒物等。
3、喷嘴喷淋不均匀,存在喷嘴重复喷淋交叉区域,耗水量大,不能很好控制水平衡。
4、传统波纹板填料式除雾垫,空隙大,粉尘脱除率低,波纹板表面容易附着粉尘,日积月累,会堵塞填料层,造成气堵,影响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脱硫塔酸雾和粉尘颗粒物的结构,以解决传统脱硫塔水洗除雾对纳米级酸雾、粉尘颗粒物、气溶胶不能有效捕捉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降低脱硫塔酸雾和粉尘颗粒物的结构,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底部、顶部分别设有进气口、排气口,所述塔体的内部设有由下往上依次分布的第一级接水盘、第一层除雾垫、除雾水洗喷头,所述第一级接水盘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第一排气帽,所述第一层除雾垫为丝网除雾垫,所述除雾水洗喷头为高压细水雾多孔喷头;所述塔体的外部设有一级水池,所述一级水池的一端通过第一接水管与第一级接水盘连接,所述一级水池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接水管与若干个除雾水洗喷头连接;所述第二接水管上连接有第一软化水管,所述第一软化水管用于和软化水管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水管上设有从一级水池朝除雾水洗喷头的方向依次分布的一级水洗泵、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所述第一软化水管设于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之间,所述第一软化水管上设有第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水洗泵与第一阀门之间的第二接水管上设有第四阀门,所述第四阀门与第一阀门之间的第二接水管上连接有第一补水管,所述第一补水管上设有第五阀门,所述第一补水管用于和脱硫系统氧化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宏瑞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宏瑞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660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连续操作集菌培养器
- 下一篇:一种高效的制料车间用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