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阻隔板的防火木门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72983.7 | 申请日: | 202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81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华;李华林;周凤民;李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华通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16 | 分类号: | E06B5/16;E06B3/70;E06B7/28;E06B7/22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05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阻隔 防火 木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内置阻隔板的防火木门,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有阻火板,所述阻火板的内壁设置有内护层,所述内护层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相邻两个分隔板与内部层之间形成储液仓,所述分隔板的侧壁设置有单向通道,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条,所述膨胀件设置于阻火板侧壁且位于壳体的顶部,所述膨胀件的内腔与位于最上方的单向通道连通,通过内壁的阻火板,提高阻火效果,通过分隔板的牵引,提高阻火板的物理强度,通过分隔板的设置,分为多个储液仓,在储液仓中注入清水,发生火灾时,清水可以吸收一定的热量,单向通道的设置,可以将清水蒸发的水蒸气上升至膨胀件内部,将膨胀件撑起,膨胀件膨胀,将门顶部与门框的缝隙堵塞的更加严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置阻隔板的防火木门。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公寓、住宅、酒店等内部的门多数为木质材料、纤维板材料、pvc材料等制作而成,这些材料制作的门轻便美观,但是防火耐热的效果极差,一旦发生火灾不能够为被困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防火空间,尤其pvc材料在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严重威胁被困人员的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内置阻隔板的防火木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置阻隔板的防火木门,通过内壁的阻火板,提高阻火效果,通过分隔板的牵引,提高阻火板的物理强度,通过分隔板的设置,分为多个储液仓,在储液仓中注入清水,发生火灾时,清水可以吸收一定的热量,单向通道的设置,可以将清水蒸发的水蒸气上升至膨胀件内部,将膨胀件撑起,膨胀件膨胀,将门顶部与门框的缝隙堵塞的更加严实。因此,可以起到阻火的效果,双重阻火延长门被烧穿的时间,给救援争取时间,并且阻塞门顶与门框之间的缝隙,防止烟气侵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置阻隔板的防火木门,其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有阻火板,所述阻火板的内壁设置有内护层,所述内护层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相邻两个分隔板与内部层之间形成储液仓,所述分隔板的侧壁设置有单向通道,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条;
膨胀件,所述膨胀件设置于阻火板侧壁且位于壳体的顶部,所述膨胀件的内腔与位于最上方的单向通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置阻隔板的防火木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阻火板为阻火泡沫板制成,所述内护层的侧壁设置有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置阻隔板的防火木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单向通道的顶部为出气口,所述单向通道的底部为进气口,所述单向通道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置阻隔板的防火木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周设置有隔热壳。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置阻隔板的防火木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条的顶部设置有铰链,所述铰链的侧壁设置有隔热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内壁的阻火板,提高阻火效果,通过分隔板的牵引,提高阻火板的物理强度,通过分隔板的设置,分为多个储液仓,在储液仓中注入清水,发生火灾时,清水可以吸收一定的热量,单向通道的设置,可以将清水蒸发的水蒸气上升至膨胀件内部,将膨胀件撑起,膨胀件膨胀,将门顶部与门框的缝隙堵塞的更加严实。因此,可以起到阻火的效果,双重阻火延长门被烧穿的时间,给救援争取时间,并且阻塞门顶与门框之间的缝隙,防止烟气侵入。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华通门业有限公司,未经铜陵华通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729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