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孔可串联式孔内测斜仪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77793.4 | 申请日: | 202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63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吴佳晔;陈俊旭;张亮;范东旭;高宇;刘秀娟;吴佳尔;陈靓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22 | 分类号: | E21B47/022;E21B47/017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瑞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61 | 代理人: | 代芳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孔 串联式 孔内测斜仪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孔可串联式孔内测斜仪,包括测试主机和预埋于地下的测斜管,测斜管内串联设置有若干孔内测斜仪,相邻两个孔内测斜仪之间通过连接弹片连接,连接弹片的外侧设置有导轮,所示测斜管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导轮相匹配的导槽,若干孔内测斜仪通过信号线与测试主机电连接,最下端的孔内测斜仪的下方设置有配重头。本实用新型将多个孔内测斜仪通过连接弹片相互连接固定,在最下端孔内测斜仪连接有配重头,用于增加孔内测斜仪整体重量,使孔内测斜仪能够顺利安装到测斜管内,使孔内测斜仪在测斜管中不会因为积水导致孔内测斜仪晃动影响采集数据准确性;孔内测斜仪有两级防水系统,能够有效的保护测斜传感器,提高重复使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监测、勘探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孔可串联式孔内测斜仪。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的经济技术的发展,对潜在自然危害的预警和建筑建设的安全问题也逐渐重视起来,相较于之前的人工监督检查,现在更倾向于发展连续的、无人坚守的智慧监测工程。现有的固定测斜仪利用重力加速度计,根据计算可以得出测量点的倾斜角度的原理,可以快速准时的观测深基坑的隔墙以及筑堤和挡土墙等变形,或是建筑物的地面位移以及大坝、公路和铁路上方滑坡地区的倾斜等危害,是自动化监测中一种必要的精密测量仪器。
测斜仪使用时首先需要预埋测斜管,测斜管通常安装在穿过不稳定土层至下部稳定地层的垂直转孔内。当测斜管受力产生形变时,测斜仪便能逐段显示变形后测斜管的轴线与垂直线的弧度偏移夹角,按照测点的分段长度,分别求出不同高度的水平位移增量,由测斜管底部测点开始逐段累加,可以得到任一高度的实际水平位移。目前的测量方法是单孔单点测量,首先在测斜管顶部将带导线的测斜仪沿测斜管内导槽放到管底,再通过人工拖拽的方式,每隔0.5 米采集一个数据直到测斜管顶部,由于测量精度要求很高,为了消除测斜仪的系统及人工误差,需要将测斜仪重复上过程测试多次,求得测量结果的平均值。这样的测量方法效率低下,测量人员劳动强度高,以一般工地20—50个测斜孔计算,每天需要重复上述工作数百次。在实际情况当中,还会遇到以下几点问题:(1)由于雨水天气或者是地下渗水导致测斜管会有积水,所以测斜仪经常需要在水中进行工作,长期在水中工作会使内部渗水会损害内部组件,导致无法正常工作;(2)测斜仪安装到测斜管内时,由于管内有积水并且测斜仪重量轻、浮力大,导致测斜仪难以下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孔可串联式孔内测斜仪,解决测斜管内积水渗入到测斜仪内部会损害内部组件,导致无法正常工作;测斜仪重量轻、浮力大导致难以下管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单孔可串联式孔内测斜仪,包括测试主机和预埋于地下的测斜管,所述测斜管内串联设置有若干带有防水系统的孔内测斜仪,相邻两个所述孔内测斜仪之间通过连接弹片连接,所述连接弹片的外侧设置有导轮,所示测斜管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轮相匹配的导槽,若干所述孔内测斜仪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测试主机电连接。
进一步的,最下端的所述孔内测斜仪的下方通过连接弹片连接有配重头。
再进一步的,所述孔内测斜仪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内部设置有测斜传感器仓,所述测斜传感器仓的内部设置有测斜传感器,所述测斜传感器通过所述信号线与所述测试主机电连接。
再进一步的,所述测斜传感器仓包括测斜传感器仓体和测斜传感器仓盖,所述外管的内部设置有外管凸条,所述测斜传感器仓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管凸条相匹配的凹槽,所述测斜传感器仓体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可供所述信号线通过的通孔,所述测斜传感器仓体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测斜传感器仓盖相匹配的开口,所述测斜传感器仓体内安装所述测斜传感器后进行灌胶密封处理,灌胶密封处理后的所述测斜传感器仓体和所述测斜传感器仓盖构成一级防水系统。
再进一步的,所述外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外管及其两端的所述密封组件构成二级防水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升拓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777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桥壳铸造的铸造砂造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式管道安装材料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