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门内板加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295982.4 | 申请日: | 202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04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邹文森;林朝忠;李雪;李娟民;侯敏;唐资善;刘伟;罗春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吕春艳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前门 加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前门内板加强结构,包括:加强板、中撑板与防撞杆,加强板设置在汽车前门内板的下铰链位置且其形状、结构与内板相适配;加强板的外侧设有螺母板,通过螺栓依次将内板、加强板、螺母板连接为整体。在车前门的下铰链位置设置加强板,与内板、螺母板一起形成三层的整体件,增加该处的刚度,从而提升整个车前门的刚度,降低车前门下垂的风险;在车前门的中部位置设置中撑板、防撞杆,有利于加固车前门,提高车前门的整体性,避免容易被破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门内板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前门焊接总成,一般为前门外板与前门内板总成组成,前门内板总成的下铰链安装位置零部件为两层零部件,即前门铰链螺母板组件与前门内板组成,仅由该两个零部件组成,螺母板零部件较小,并且旁边无其他加固的零部件,导致车门下铰链位置的刚度偏弱,下铰链位置位于车门前方下部的连接处,除了需要支撑着车门上方部件的重量,还需要经常开关门动作,因此车门有下垂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门内板加强结构,解决车前门下铰链位置内板刚度不足的问题。
一种汽车前门内板加强结构,包括:加强板、中撑板与防撞杆,加强板设置在汽车前门内板的下铰链位置且其形状、结构与内板相适配;加强板的外侧设有螺母板,通过螺栓依次将内板、加强板、螺母板连接为整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车前门下铰链位置安装加强板,将加强板与内板、螺母板一起连接为整体,增加该处内板的刚度,防止车前门容易被损坏和下垂。
进一步地,上述加强板包括连接片与肋板,肋板上开设有与螺栓适配的螺孔,连接片通过点焊连接在内板上。
进一步地,上述中撑板设置在车前门中部,其两端分别固定在车前门的前后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汽车行驶过程中,车前门移动方向为前后移动,风流也与车前门移动方向一致,在车前门中部位置设置中撑板,有利于加强车前门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上述防撞杆倾斜布置在车前门的前后侧,通过连接块连接在车前门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防撞杆两端通过连接块连接在车前门的前后侧,一方面是加固车前门,另一方面是防止车前门被撞时瞬间被破坏,产生的碎片伤及驾乘人员。
进一步地,上述螺栓的头部一侧连接在车前门的下铰链总成外侧。
进一步地,上述加强板为一体式结构,采用冲压成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一体式结构的加强板无零散部件,使用时不需要先将零散的加强板部件连接,有利于减小应力集中和变形,刚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车前门的下铰链位置设置加强板,与内板、螺母板一起形成三层的整体件,增加该处的刚度,从而提升整个车前门的刚度,降低车前门下垂的风险;在车前门的中部位置设置中撑板、防撞杆,有利于加固车前门,提高车前门的整体性,避免容易被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强结构设置在车前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强板处结构的横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强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强板;101-连接片;102-肋板;103-螺孔;104-螺栓;2-内板;3-螺母板;4-下铰链总成;5-中撑板;6-防撞杆;7-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2959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