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水上打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03868.1 | 申请日: | 202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27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佩良;丁文智;陈强;李旭彬;杨苏春;何福渤;李文;杨立红;董国华;赵雨来;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06 | 分类号: | E02D7/06;E02D7/14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梦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水上 打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水上打桩装置,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轨道支撑梁、滑行轨道、滑行梁和抱桩梁;轨道支撑梁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呈竖向且间隔设置,其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临时固定装置;轨道滑行梁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呈竖向且间隔设置,且其分别一一对应地通过滑行轨道设置在两条轨道支撑梁的上方;抱桩梁以相互平行且两端对齐的方式,将其一侧竖直且均布地固定轨道滑行梁的顶面上,抱桩梁的另一侧悬空且在悬挑端设置有抱桩装置;该装置用于水上打桩作业能够实现一次驻位施打多个桩位的桩基,不仅能够有效增加一次驻位的打桩数量,同时还能够使打桩系统在不利用起重船的情况下进行移位,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面、湖泊、近海、远海水上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水上打桩装置。
背景技术
水上桩基施工中,占用工时最长的的环节是桩基的定位工作;特别是在大型水上工程中,需要进行施工的桩基数量过万,传统的一桩一定位方法施工效率低下,不仅浪费船机与人力,而且也无法满足大面积水上工程的实际需求。
因此,基于目前的低效、费时的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具有施工便捷的水上打桩装置,以提升水上桩基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具具有施工便捷、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的移动式水上打桩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式水上打桩装置,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至少两条轨道支撑梁、至少两条滑行轨道、至少两条滑行梁和若干条抱桩梁;其中,
至少两条轨道支撑梁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呈竖向且间隔设置;每条轨道支撑梁的底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临时固定装置,使其与桩体之间形成插装连接;
至少两条轨道滑行梁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呈竖向且间隔设置,且其分别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两条轨道支撑梁的上方;
滑行轨道的数量与轨道支撑梁的数量相同,其分别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位于同侧的轨道支撑梁与轨道滑行梁之间;每条滑行轨道由条形轨道槽和内置在条形轨道槽内的条形轨道块构成;条形轨道槽沿轨道支撑梁的长度方向铺设并固定在轨道支撑梁的顶面上,条形轨道块沿轨道滑行梁的长度方向铺设并固定在轨道滑行梁的底面上;
若干条抱桩梁以相互平行且两端对齐的方式竖直设置,并呈均布固定在多条轨道滑行梁的顶面上;每条抱桩梁的一侧固定在轨道滑行梁上、另一侧悬空且在悬挑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抱桩装置;相邻抱桩梁之间的间距与同一排相邻桩身的间距相同,抱桩梁的长度与至少三排预设桩基的距离相适应,使各抱桩梁上的抱桩装置中轴线能够分别与待打桩桩位的中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临时固定装置为呈竖直设置的圆柱形筒体,其顶端固定在轨道支撑梁的底面上,其底端加工为锥形端;临时固定装置的外径小于桩身的内径,其长度与装置整体的结构和重量相适应,使装置能够通过若干个临时固定装置稳定插装在桩身顶部内腔中。
进一步地,各临时固定装置的顶部以焊接连接方式或螺栓固定连接方式可拆卸的固定在轨道支撑梁的底部。
进一步地,轨道支撑梁的长度与单排预设桩基的总长度或部分长度相适应,以实现将轨道支撑梁横跨在位于同一排的若干桩间并临时固定于桩顶;若干个临时固定装置的间隔距离与同一排预设桩基上的相邻两个桩身之间的间距相适应,使各临时固定装置分别一一对应地插装在同一排预设桩基的各个桩身顶部。
进一步地,抱桩装置采用开口式抱桩器或闭口式环形抱桩器。
进一步地,轨道支撑梁、滑行梁和抱桩梁采用钢制桁架梁、钢筋混凝土制桁架梁或由钢筋与混凝土组合的任一形式的桁架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038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