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控制泵和激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39446.X | 申请日: | 202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98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许全周;葛正;李乐宝;马愿谦;张傲;钱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1/30 | 分类号: | F04B1/30;F04B1/324;F04B49/20;F04B17/03;F04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方略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控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压控制泵和激振系统。其中,液压控制泵包括:斜盘;柱塞;缸体驱动轴,用于驱动柱塞转动;多个柱塞腔以缸体驱动轴的轴线为中心旋转对称;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斜盘倾角;每个柱塞腔均配备有吸/排油口,每个吸/排油口均配备有与其对应的且设置在缸体上的腰型槽。一方面,各柱塞腔的吸/排油口与腰型槽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运动,进而使得液流变化平稳,无阶跃突变,流量脉动趋近于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液压控制泵存在旋转配流盘相对于缸体柱塞腔的相对运动导致的流量脉动较大的问题。另一方面,省略了旋转配流盘及其驱动机,简化了装置的整体结构,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液压控制泵和激振系统。
背景技术
激振系统在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应用,在国内外工程振动领域中,电液式振动技术因其功率密度大,位移和推力大,可控参数多等更大的优势,广泛应用于车辆、建筑、海洋、航空航天、核工业等产业。
当前广泛采用的电液振动设备主要分为伺服阀控振动设备和旋转阀控振动设备。前者在低频振动下,通过先进控制策略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振动波形,而后者在高频振动领域有更大优势。但两者在阀处都存在较大的节流和溢流损失,能量的利用率低等缺点,大大增加了能耗成本。
对于现有交变配流技术,又存在旋转配流盘相对于缸体柱塞腔的相对运动导致的流量脉动较大,以及需要增加旋转配流盘及其驱动机导致泵结构复杂、成本上升等问题(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4763604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液压激振系统的交变配泵)。
实用新型内容
申请人研究发现,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4763604B的发明专利中,由于各柱塞腔与旋转配流盘的A、B槽之间会产生相对转动,因而产生了较大的流量脉动现象。然而,当各柱塞腔与旋转配流盘的A、B槽间不产生相对转动,即配流盘的转速与缸体的转速一致时(如图6和图7所示),各配流通道上提供液流供给的柱塞是固定的,液流变化平稳,无阶跃突变,流量脉动趋近于零。在这种情况下,整个装置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压控制泵存在旋转配流盘相对于缸体柱塞腔的相对运动导致的流量脉动较大,以及需要增加旋转配流盘及其驱动机导致泵结构复杂、成本上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液压控制泵,包括:
斜盘;
柱塞,一端伸入缸体的柱塞腔内,另一端能够环绕所述斜盘的轴线在所述斜盘的工作面上做圆周运动;
缸体驱动轴,与支撑座转动连接,与所述斜盘的工作面中心球铰连接,与所述缸体同轴且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柱塞转动,使得所述柱塞在所述柱塞腔内作往复运动,以形成相位固定的吸油区和排油区;多个所述柱塞腔以所述缸体驱动轴的轴线为中心旋转对称;
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斜盘的轴线与所述缸体驱动轴之间的夹角;
每个所述柱塞腔均配备有吸/排油口,每个所述吸/排油口均配备有与其对应的且设置在所述缸体上的腰型槽;多个所述腰型槽形成内圈腰型槽组和外圈腰型槽组;所述内圈腰型槽组和所述外圈腰型槽组分布在所述缸体右端面两个不同半径的圆弧上;两个不同的半径圆弧分别配置有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内配流通道和外配流通道。
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各柱塞腔的吸/排油口与腰型槽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运动,进而使得液流变化平稳,无阶跃突变,流量脉动趋近于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液压控制泵存在旋转配流盘相对于缸体柱塞腔的相对运动导致的流量脉动较大的问题。另一方面,省略了旋转配流盘及其驱动机,简化了装置的整体结构,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柱塞腔的数量为偶数个。
进一步地,所述内圈腰型槽组和外圈腰型槽组在所述缸体右端面上相对分布;所述内圈腰型槽组和所述外圈腰型槽组分别包括三个所述腰型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394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节能的涡轮增压器
- 下一篇:一种高耐压型的镀锡铜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