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媒散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80139.6 | 申请日: | 202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37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史俊茹;郑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盾安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42 | 分类号: | F25B41/42;F28F9/26;F28F13/08;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杨欣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媒 散热器 具有 空调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媒散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冷媒散热器包括:散热本体,散热本体上设置有冷媒流通通道和进口腔,进口腔设置在冷媒流通通道的流入口处,进口腔与流入口连通,以使进口腔内的流体经流入口进入冷媒流通通道;进口腔的流通截面大于冷媒流通通道的流通截面;节流部,设置在进口腔内,节流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节流通道,以使进口腔内的流体经第一节流通道节流后进入冷媒流通通道内。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冷媒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媒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媒散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散热器一般包括冷媒散热器和强制对流风冷散热器两种类型,强制对流风冷散热器中一般是利用空气对流实现散热,冷媒散热器是利用冷媒将空调整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带走,上述两种散热器均是为了达到降低室外机电控模块温度的效果,保障电控运行的稳定性。对于冷媒散热器而言,因其具有性价比优势,现已广泛应用于空调中。
然而,冷媒散热器的换热效果有限,不利于进行快速有效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媒散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冷媒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冷媒散热器,包括:散热本体,散热本体上设置有冷媒流通通道和进口腔,进口腔设置在冷媒流通通道的流入口处,进口腔与流入口连通,以使进口腔内的流体经流入口进入冷媒流通通道;进口腔的流通截面大于冷媒流通通道的流通截面;节流部,设置在进口腔内,节流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节流通道,以使进口腔内的流体经第一节流通道节流后进入冷媒流通通道内。
进一步地,冷媒流通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流入通道、连接通道和流出通道,流入通道远离连接通道的一端形成流入口,流出通道远离连接通道的一端形成流出口;冷媒散热器还包括:节流组件,节流组件包括多个沿冷媒流通通道的冷媒流动方向间隔设置的节流件,节流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节流通道;其中,流入通道和/或流出通道内设置有节流组件。
进一步地,沿冷媒流通通道的冷媒流动方向,多个节流件的第二节流通道的个数逐渐增加;多个节流件的第二节流通道的数量呈等差数列设置。
进一步地,节流件为节流板,节流板上设置有节流孔,节流孔形成第二节流通道。
进一步地,节流板为对称板,节流板上的节流孔的安装中心与节流板的对称中心重合。
进一步地,沿冷媒流通通道的冷媒流动方向,多个节流板的节流孔的孔径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沿冷媒流通通道的冷媒流动方向,相邻两个节流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节流组件包括第一节流组,第一节流组设置在流入通道内,第一节流组包括第一节流板,第一节流板位于第一节流组靠近流入口的端部,第一节流板的第一节流孔的直径为d1;
和/或,
节流组件包括第二节流组,第二节流组设置在流出通道内,第二节流组包括第二节流板,第二节流板位于第二节流板组远离流出口的端部,第二节流板的第二节流孔的直径为d2;
其中,A为经验系数,Qi为空调机组的质量循环流量,Ph为机组高压压力,Pl为机组低压压力,ρ为流通冷媒密度,Ni为第一节流孔或第二节流孔的个数。
进一步地,散热本体倾斜或水平布置,散热本体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0°<α≤90°;或者,散热本体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α=0,散热本体具有贴合面,流入通道和/或流出通道与贴合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或减小。
进一步地,流入通道的流通截面小于流出通道的流通截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盾安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盾安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801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