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缆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91566.4 | 申请日: | 202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57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党红梅;蒋建东;汪自祥;冯炳超;谢志明;乔欣;寇宝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湖智能科技(湖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1/18 | 分类号: | B65H5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戴凤仪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缆 牵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电缆牵引装置,包括沿左右方向分布的轨道横梁,轨道横梁上滑动安装有沿左右方向移动且呈一前一后布置的两组拉线行走机构,两组拉线行走机构上对应安装有沿前后方向分布的两组拉线平移机构,两组拉线平移机构上对应滑动安装有沿前后方向移动的两组拉线提升机构,两组拉线提升机构均呈竖直分布且对应安装有两个抓取机械手。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需要人工拖行电缆,且由于电缆较重,人工拖行较为费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可提高人工利用率,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电缆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脚步越来越快,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于是,电缆凭借着供电可靠性高、对市容环境影响较小及可改善线路功率因数等优点,在电力系统线路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的电缆多数需要人工拖行电缆,由于电缆较重,人工拖行较为费力,造成人工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提高,无法满足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电缆牵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电缆牵引装置,包括沿左右方向分布的轨道横梁,轨道横梁上滑动安装有沿左右方向移动且呈一前一后布置的两组拉线行走机构,两组拉线行走机构上对应安装有沿前后方向分布的两组拉线平移机构,两组拉线平移机构上对应滑动安装有沿前后方向移动的两组拉线提升机构,两组拉线提升机构均呈竖直分布且对应安装有两个抓取机械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轨道横梁上对应设置有牵引轨道、齿条,两组拉线行走机构均滑动安装在牵引轨道上且底部均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组拉线行走机构上均设置有与齿轮连接的行走伺服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轨道横梁采用专用桁架量铝合金型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轨道横梁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立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轨道横梁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拉线提升机构采用铝合金型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组拉线提升机构的顶部对应设置有与抓取机械手连接的两个提升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需要人工拖行电缆,且由于电缆较重,人工拖行较为费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可提高人工利用率,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拉线行走机构与牵引轨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拉线行走机构与拉线平移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拉线提升机构与拉线平移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拉线行走机构;2、拉线提升机构;3、拉线平移机构;4、牵引轨道;5、轨道横梁;6、齿条;7、抓取机械手;8、支撑立柱;9、限位器;10、行走伺服电机;11、提升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湖智能科技(湖州)有限公司,未经隆湖智能科技(湖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915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塞贝克效应发电的保温杯
- 下一篇:一种提高食品稳定性的组合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