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箱体支撑结构及施工建筑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98918.9 | 申请日: | 2022-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21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吕辉;钟红春;王小海;黄敏;徐坤;邓宇国;徐聪;严仍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38 | 分类号: | E02D27/38;E02D2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杨乾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箱体 支撑 结构 施工 建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体支撑结构及施工建筑,涉及于施工建筑技术领域。箱体支撑结构包括有筏板基础、预埋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预埋件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件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件包括有第一钢管和第一顶板,第一顶板设置于第一钢管的上端,第一钢管的下端与预埋件一一焊接;第一顶板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承载箱体的第一承载面;第二支撑件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件包括有第二钢管和第二顶板,第二顶板的底端与第二钢管的上端连接,第二顶板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承载箱体的第二承载面,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二支撑件可移动地设置于筏板基础的顶端。放置和取走第二支撑件所需要的时间较短,以缩短施工周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于施工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箱体支撑结构及施工建筑。
背景技术
传统的模块箱体模式项目的支撑立柱结构形式通常为混凝土结构柱墩,混凝土结构柱墩形成通常需要先绑扎钢筋后支模板,再使用混凝土浇筑形成,而后还需要等待混凝土结构柱墩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通过使用多个混凝土结构柱墩能够支撑箱体模式项目的多个箱体。
混凝土结构柱墩所需要的数量会根据箱体的重量而改变,由于箱体的材质和箱体所需要容纳的物品不同,不同的箱体重量大小不同,当需要使用混凝土结构柱墩支撑一些重量较轻的箱体时,所需要浇筑的混凝土结构柱墩的数量较少,然而在模块箱体项目的使用过程中,会根据现场需求原因更换箱体,当更换后的箱体重量较重时,为了保证支撑重量较重的箱体的稳定性,还需要再浇筑混凝土结构柱墩以增加混凝土结构柱墩的数量,但由于混凝土的浇筑过程较为繁琐,会导致施工周期较长,并且混凝土结构柱墩难以回收,导致施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箱体支撑结构,其能够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箱体支撑结构的施工建筑。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箱体支撑结构,包括:筏板基础;预埋件,所述预埋件设置有多个;所述预埋件预埋设置于所述筏板基础上;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有第一钢管和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钢管的上端,所述第一钢管的下端与所述预埋件一一焊接;所述第一顶板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承载箱体的第一承载面;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有第二钢管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的底端与所述第二钢管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顶板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承载箱体的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和所述第二承载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下端设置有用于与筏板基础抵接的连接面,所述第二支撑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筏板基础的顶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箱体支撑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预埋件预埋于筏板基础上,以固定预埋件的位置,第一钢管的下端与预埋件焊接,以固定第一支撑件的位置,避免第一支撑件移动或倾倒;第一顶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承载面,第二顶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承载面,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可以将箱体放置在第一承载面和第二承载面上,使得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能够共同支撑箱体;第二支撑件的下端设置有连接面,第二支撑件放置在筏板基础上,并且由于第二支撑件是可以通过连接面与筏板基础抵接,使得第二支撑件可以在筏板基础上自由移动位置,因此,根据该箱体支撑结构所需要支撑的箱体的重量,可以直接将多个第二支撑件放置在筏板基础上以增加第二支撑件的数量,也可以直接从筏板基础上取下以减少第二支撑件的数量,放置和取走第二支撑件所需要的时间较短,以缩短施工周期,可以满足快速施工的需求,并且,第一支撑件可以通过气割回收,而第二支撑件则可以直接取走,能够较为方便的回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降低施工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预埋件包括有预埋筋和第一底板,所述预埋筋预埋设置于所述筏板基础内,所述第一底板设置于所述筏板基础的顶端,所述第一底板的顶端与所述第一钢管的下端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989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架
- 下一篇:一种可降解且可测深塑料排水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