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环保型制瓶用退火炉有效
申请号: | 202222432276.X | 申请日: | 202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02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田;刘新玺;董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陆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5/00 | 分类号: | C03B25/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13 | 代理人: | 贺寿元;张帆 |
地址: | 0502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环保 型制瓶用 退火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型制瓶用退火炉,包括退火炉本体,退火炉本体的瓶体运输机构为平动式运输机构;平动式运输机构包括装配在退火炉本体机架上且传动连接的驱动组件和至少一组平动组件;每组平动组件的瓶体输入端对应退火炉本体的瓶体输入口,每组平动组件的瓶体输出端对应退火炉本体的瓶体输出口。本实用新型具有优异的节能环保性能,能够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用于接收制瓶机输出的已成型玻璃瓶并进行退火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瓶机退火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型制瓶用退火炉。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制瓶机制成的玻璃瓶在自然条件下冷却过快而炸裂,一般需要对制瓶机输出的成型玻璃瓶经网带式退火炉进行退火处理。目前,网带式退火炉包括由壳体罩封形成的保温区和缓冷区,保温区和缓冷区内设有用于传输瓶体的瓶体运输机构,保温区内瓶体运输机构的下方设有加热机构。现有技术中瓶体运输机构采用环形链式输送带,链式输送带上沿输送方向逐排装配有用于卡置玻璃瓶的金属网带瓦片;加热机构采用退火炉炉丝。工作时,将成型玻璃瓶输入至金属网带瓦片上,链式输送带带动成型玻璃瓶依次通过保温区、缓冷区,完成退火处理后,再由缓冷区瓶体输出口处的机械手夹取玻璃瓶运送至理瓶线上。该种网带式退火炉在实际生产中多存在耗能高、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由于链式输送带为闭合环形结构,下半部通常被设置在保温区、缓冷区的外侧,使得借助链式输送带运输成型玻璃瓶依次通过保温区、缓冷区进行退火处理时,链式输送带及金属网带瓦片每次转动至下半部都会向外携带部分热量,造成对保温区、缓冷区内热量的耗损,致使保温区内的退火炉炉丝需持续保持高功率的工作状态,来维持保温区内标准的退火温度,耗能高、经济效益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制瓶用退火炉,以达到节能环保、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节能环保型制瓶用退火炉,包括退火炉本体,退火炉本体的瓶体运输机构为平动式运输机构;
平动式运输机构包括装配在退火炉本体机架上且传动连接的驱动组件和至少一组平动组件;每组平动组件的瓶体输入端对应退火炉本体的瓶体输入口,每组平动组件的瓶体输出端对应退火炉本体的瓶体输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退火炉本体的加热机构为燃气式加热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燃气式加热机构设于退火炉本体的保温区内,位于平动组件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限定,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偏心轮组件;
偏心轮组件在机架上装配有至少两组,均包括沿机架宽度方向设置并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转动轴、装配在转动轴上的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并且,第一偏心轮与第二偏心轮的空间位置相错180°;
所述平动组件装配在偏心轮组件上以与驱动电机实现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转动轴通过传动组件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传动组件包括沿机架长度方向设置的传动轴、与传动轴传动连接的螺旋伞齿换向器,所述螺旋伞齿换向器与转动轴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平动组件包括装配在第一偏心轮上的上平动组件、装配在第二偏心轮上的下平动组件;上平动组件、下平动组件均包括沿机架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瓶体限位槽,上平动组件的瓶体限位槽与下平动组件的瓶体限位槽相配合以构成用于运输玻璃瓶的运输工作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限定,上平动组件、下平动组件均包括以下结构:
用于与偏心轮组件装配连接的底座、固装在底座上的锯齿托板组;其中,锯齿托板组包括至少两排沿机架长度方向设置的锯齿托板,且同一锯齿托板组中不同锯齿托板的锯齿槽位置一一对应,以构成瓶体限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陆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陆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4322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