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450400.5 | 申请日: | 2022-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78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爻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60 | 分类号: | H02J50/60;H02J50/10;H02J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无线充电装置,其中,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利用电动推杆和支架充当机械手的功能,充电时,使可动盖板紧贴第二耦合器,避免充电过程中有异物落入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之间,以稳定充电;充电结束后,使可动盖板回到起始位置,减小装置占用的空间。另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利用磁体和可磁化件的特性,充电时,使可动盖板吸附在第二耦合器上,避免充电过程中有异物落入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之间,以稳定充电;充电结束后,使可动盖板失去磁力并随着重量落回起始位置,减小装置占用的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装置,属于无线充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充电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等领域。
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包括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 两个线圈可以隔空通过交变电磁场传输能量。
但是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存在间隙,会造成磁场辐射。此外,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的间隙容易进入一些异物,比如金属、动物等。金属在交变电磁环境下会造成安全隐患,动物进入磁场空间可能会危害其生命安全。另外,异物在线圈表面也会影响线圈面板的散热,影响系统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无线充电装置,能够避免充电过程中有异物落入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之间,以稳定充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电力变换机构、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壳体、可动盖板、支架以及电动推杆;
所述壳体上设有开口,开口内设有第一耦合器,第一耦合器电连接电力变换机构,电力变换机构设于壳体内;
壳体内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驱动连接支架一端,支架另一端安装在可动盖板内侧,可动盖板活动贯穿于开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耦合器安装在可动盖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可动盖板下端外周部设有第一限位台阶;
所述开口内侧设有与第一限位台阶相对的第二限位台阶。
进一步地,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可动壁板;
所述可动壁板同轴活动套设在可动盖板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可动壁板为高磁导率材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可动壁板包括一个或多个同轴活动套设的可动壁板本体;
各可动壁板本体上端内侧设有第三限位台阶;
各可动壁板本体下端外周部设有第四限位台阶。
进一步地,所述可动盖板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可动盖板顶端外周部和各可动壁板本体顶端外周部均设有挡板。
进一步地,各可动壁板本体顶端以及开口周部顶端均呈台阶型设置,形成容纳所述挡板的容纳槽。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电力变换机构、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壳体、可动盖板、磁体以及可磁化件;
所述壳体上设有开口,开口内设有第一耦合器,第一耦合器电连接电力变换机构,电力变换机构设于壳体内;
所述可磁化件安装在第二耦合器上;
所述磁体安装在可动盖板上,可动盖板活动贯穿于开口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爻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爻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4504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走轨扇导电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水处理剂存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