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451131.4 | 申请日: | 2022-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40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21/40 | 分类号: | F16H21/40;F16H5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徐泽鹏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准 机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对准机构,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位于C型挂架的开口处的一侧;工作部件安装于C型挂架的下方;第一连杆的固定端和固定架在第一固定点处铰接;第一连杆的活动端和C型挂架在第一铰接点处铰接;第一调节杆的端部和固定架在第二固定点处铰接;第一调节套可伸缩套装于第一调节杆上,第一调节套和第一连杆的中部在第六铰接点处铰接;第六铰接点位于第二固定点的上方;第二连杆的固定端和固定架在第三固定点处铰接;第二连杆的活动端和C型挂架第二铰接点处铰接;第二铰接点位于第一铰接点的下部。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对准机构调整角度时需要和固定架保持脱离状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对准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准机构。
背景技术
机械机构中经常会用到工作部件需要沿着一条直线对准一个固定工作点,但对准角度需要调整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工作部件通常由一套对准机构夹持,对准机构安装于固定的固定架上。
当固定工作点距固定架较远时,对准机构移动的距离较大,且对准机构会占用较大的体积,因此该类对准机构往往受整机尺寸的限制,导致该类对准机构的角度调整范围较小。部分对准机构还存在不能连续调整角度的问题。还有些对准机构动作时,对准机构和固定架处于脱离状态,当对准机构调整到位后需要再次和固定架固定,因此对于较大的机械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对准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对准机构调整角度时需要和固定架保持脱离状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种对准机构,包括工作部件、C型挂架、固定架、第一连杆、第一调节杆、第一调节套、以及第二连杆;
所述固定架固定安装,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C型挂架的开口处的一侧;所述工作部件安装于所述C型挂架的下方;
所述第一连杆的固定端和所述固定架在第一固定点处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活动端和所述C型挂架在第一铰接点处铰接;
所述第一调节杆的端部和所述固定架在第二固定点处铰接;所述第一调节套可伸缩套装于所述第一调节杆上,所述第一调节套和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在第六铰接点处铰接;所述第六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点的上方;
所述第二连杆的固定端和所述固定架在第三固定点处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活动端和所述C型挂架第二铰接点处铰接;
所述第二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一铰接点的下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固定点位于所述第二固定点的斜下方且靠近所述C型挂架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C型挂架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杆件、中杆件和下杆件,所述上杆件、所述中杆件和所述下杆件形成C字形结构;所述第一铰接点位于所述上杆件的端部;所述第二铰接点位于所述中杆件的上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二调节杆、第二调节套、第三L型连杆、以及第四连杆;
所述第二调节杆可伸缩套装于所述第二调节套内,所述第二调节套的中部和所述C型挂架在第三铰接点处铰接;
所述第三L型连杆为L字型结构,所述第三L型连杆的拐点和所述C型挂架在第四铰接点处铰接;所述第三L型连杆和所述第二调节套位于所述C型挂架远离所述固定架的一侧;
所述第二调节杆的端部和所述第三L型连杆的上端在第七铰接点处铰接;所述第七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三铰接点的下方;
所述第四连杆的上端和所述C型挂架在第五铰接点处铰接;所述第五铰接点位于下杆件的端部;
所述工作部件的对准端和所述第四连杆的下端在第九铰接点处铰接;
所述工作部件的调整端和所述第三L型连杆的下端在第八铰接点铰接,所述第八铰接点和固定工作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九铰接点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4511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板清洁系统及光伏发电设备
- 下一篇:一种带电作业用绝缘子专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