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片材挤出机的废边收卷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460223.9 | 申请日: | 202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24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廖辉林;张洪泉;曹新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格(浙江)汽车内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44 | 分类号: | B65H54/44;B65H57/06;B65H6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万燕平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洲泉镇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出机 废边收卷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片材挤出机的废边收卷机构,包括支架,支架上可转动设置转辊,转辊一端伸出支架后同轴设置齿轮,另一端伸出支架后表面环向均布卷收板,卷收板呈梯形且靠近支架一侧高于远离支架一侧,转辊中还设置轴向贯通的气道,气道靠近齿轮一端通过旋转接头连接气源,气道与卷收板同一侧的部分中滑设活塞,活塞同轴连接滑杆,滑杆一端伸出气道后连接连杆,连杆与滑杆平行且位于两片卷收板之间,连杆端部设置转轴,转轴连接推板,转轴上还套设卷簧,卷簧两端分别连接连杆与推板以使推板保持径向竖起,连杆上还设置有顶板,推板移出卷收板时顶板抵接于推板上。通过上述方案,有效解决了树脂或者改性橡胶材质废边容易积留在卷收板上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片材挤出机,特别是一种片材挤出机的废边收卷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备胎盖由树脂或者改性橡胶材质制成的中间层以及设置于中间层上、下两面的毛面层构成。中间层通过片材挤出机挤出形成,在挤出成型后需要在中间层未硬化时对中间层边缘进行修整切边处理,然后通过废边收卷机构将切下的废边收卷以便后续回用。专利号:CN204112001U公开了一种废边卷取轮,包括卷取轮本体和卷取叶片,所述卷取叶片包括叶片本体和卡接部,所述叶片本体上依次设有挤压部、缠绕部和出纱部,所述挤压部、缠绕部和出纱部均与卷取轮本体的转动轴线倾斜、且倾斜方向一致,所述挤压部的倾斜角度大于缠绕部的倾斜角度,所述缠绕部的倾斜角度大于出纱部的倾斜角度;所述叶片本体上还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设置在挤压部的上方并突出于挤压部。
该方案通过锥形结构实现废边由大径端至小径端的移动并最终由卷取轮小径端落入至下方的废料框中。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为汽车备胎盖的中间层材料为树脂或者改性橡胶材质,而树脂或者改性橡胶材质的废边与废边卷取轮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废边常常无法从废边卷取轮上脱落进而造成废边卷取轮上的废边大量缠绕堆积,而随着废边卷取轮上废边的增多,其外径快速加大,导致线速度也随之提升,线速度的提升导致废边收取时拉扯片材,片材的品质受到严重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片材挤出机的废边收卷机构,以适应树脂或者改性橡胶材质的废边卷取要求,保证废边从废边卷取机构上的正常脱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片材挤出机的废边收卷机构,包括支架,支架上可转动设置转辊,转辊一端伸出支架后同轴设置齿轮,另一端伸出支架后表面环向均布卷收板,所述卷收板呈梯形且靠近支架一侧高于远离支架一侧,所述转辊中还设置轴向贯通的气道,气道靠近齿轮一端通过旋转接头连接气源,气道与卷收板同一侧的部分中滑设活塞,所述活塞同轴连接滑杆,滑杆一端伸出气道后连接连杆,连杆与滑杆平行且位于两片卷收板之间,所述连杆端部设置转轴,转轴连接推板,转轴上还套设卷簧,所述卷簧两端分别连接连杆与推板以使推板保持径向竖起,所述连杆上还设置有顶板,推板移出卷收板时顶板抵接于推板上。
本方案中,当树脂或者改性橡胶材质的废边被卷绕在卷收板上并因为二者之间的摩擦力而无法退出卷收板时,工人向气道中泵入气体,气道中压力上升后活塞在气道中滑动,随着活塞的滑动,与活塞传动连接的推板也跟随动作,移动的推板将缠绕在卷收板上的废边推出。需要说明的是,推板在推动废边时因为顶板的存在而不会出现倒伏。当废边被推出后,工人再控制负压设备将气道中的气体抽出,负压使活塞回复至初始位置,而推板也相应的跟随回复至初始位置,在推板跟随移动时,推板因为后续缠绕在卷收板上的废边对推板的作用力而发生倒伏,直至推板回到初始位置,此时推板上没有受到来自废边的作用,而在卷簧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状态。进行废边卷收时,如此往复即可保证废边不会在卷收板上积留。
优选的,所述活塞上环设至少一圈密封圈。
设置密封圈的作用在于保证活塞与气道之间的密封性,提升活塞在气道中滑动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转辊上方还设置与机架固定连接的导向圈,所述导向圈位于推板背向支架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格(浙江)汽车内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泰尔格(浙江)汽车内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4602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摩托车用的无极变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菌针织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