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出多的连接器底座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2464202.4 | 申请日: | 2022-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66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黄盛谋;邓有荣;陈显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73;B29C45/40;F25D17/02;F25D16/00;F25B2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胡昌志 |
地址: | 516600 广东省汕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出多 连接器 底座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出多的连接器底座注塑模具,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卡接有注塑壳,所述注塑壳的表面设有侧基块,所述注塑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持板,所述卡持板和顶板表面均开设有通孔一。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入剂管进行添加合适的冷却液进入到冷却壳,再经循环泵使冷却液经连接管进入到散热孔,此时注塑壳内壁的注塑件的温度传导到冷却液,并通过另一端的循环管进行到冷却壳,达到循环一周,通过半导体制冷片二的制冷端使传导铜板使冷却液的温度下降,综上,通过该技术方案,达到对其进行快速冷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出多的连接器底座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连接器,亦称作接插件、插头和插座,是我们电子工程领域经常接触的一种连接部件,常用于线束与线束、线束与电器部件之间的连接,连接器常通过注塑制造,在注塑时,将端子插接到抽芯块中,再进行注塑,以端子为嵌件,在端子上形成塑体,端子插入抽芯块中的部分则在塑体之外,也即连接器包括塑体和部分嵌入在塑体中的端子,连接器内部孔型形状则由抽芯块伸入到塑体的部分决定;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CN202022409315.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的注塑模具,所述连接器包括端子和塑体,所述注塑模具包括下模板、固定于下模板的下模仁、上模板、固定于上模板的上模仁、以及抽芯块,所述上模仁和下模仁分别具有用于注塑塑体的上注塑型腔和下注塑型腔,还包括滑块、以及锁定机构,所述滑块可前后滑动地安装在下模板上,且滑块滑动至最前位置时位于注塑工作位,所述抽芯块前端具有注塑头部,所述注塑头部上设有用于端子插入的插接孔,所述抽芯块可拆卸式地安装在滑块前侧、且与滑块前后上方向相固定,所述滑块位于注塑工作位时,所述抽芯块的注塑头部位于下注塑型腔中,所述锁定机构作用于滑块、将滑块锁定在注塑工作位;
虽然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端子安装方便高效,并且注塑后的连接器取出方便高效,工作效率高的问题,但注塑的塑体在模具内不易进行散热处理,导致注塑件成型慢,为此,提出一种一出多的连接器底座注塑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一出多的连接器底座注塑模具,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出多的连接器底座注塑模具,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卡接有注塑壳,所述注塑壳的表面设有侧基块,所述注塑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持板,所述卡持板和顶板表面均开设有通孔一,所述卡持板和顶板表面的中心均开设有注塑口,所述注塑口的内壁套接有注塑管,所述注塑管的一面延伸至注塑壳内。
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壳,所述散热壳的表面分别开设有连接口一和连接口二,所述连接口一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一,所述连接口二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传导鳍片。
优选的:所述注塑壳的表面开设有螺孔,所述侧基块和顶板的表面均开设有通孔二,所述螺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一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一,所述散热壳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流通口。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板表面的防护壳,固定连接在防护壳表面的冷却壳,所述冷却壳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循环管,所述冷却壳的内壁设有循环泵,所述注塑壳的内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配合散热孔的连接管,所述防护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垫片,所述冷却壳的端面开设有入剂口,所述入剂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入剂管,所述入剂管的一端卡接有密封卡帽。
优选的:所述冷却壳的表面开设有冷却口,所述冷却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传导铜板,所述传导铜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二。
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二的制热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4642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理上极板积尘的静电除尘装置
- 下一篇:水冷支撑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