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468615.X | 申请日: | 202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90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华;卞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轻装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1/04 | 分类号: | B21D4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小巨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5 | 代理人: | 凌立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轮结构,属于旋轮技术领域,包括旋轮,所述旋轮的中部开设有横孔,旋轮上等间距开设有若干安装连接孔,所述旋轮的一端中部开设有安装座安装槽,安装连接孔的一端与安装座安装槽连通;所述旋轮的前端设有第一弧面旋压部,旋轮的后端设有第二弧面旋压部;所述第一弧面旋压部和第二弧面旋压部均为圆弧形结构,第一弧面旋压部和第二弧面旋压部的圆弧R角不同。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圆角旋轮实现正向和反向收口,正向旋压采用大直径圆角,可抑制厚度减薄和开裂;反向旋压采用小直径圆角,可抑制起皱。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圆弧的结构,既可保证材料的流动性,又能避免过大的下压量使材料口部失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轮结构。
背景技术
管类零件收口旋压,通常可以采用正旋、反旋和正反旋收口方式。正旋收口:即旋轮从夹具端向管材口部运动从而实现收口的目的。反旋收口:即旋轮从管材口部向夹具端运动从而实现收口的目的。正反旋收口:即旋轮可以从管材口部或夹具端开始来回往复的进行旋压从而实现收口的目的。
正旋的优点是产品成形方便,但坯料厚度减薄严重容易拉裂;反旋的优点是坯料壁厚减薄较缓慢坯料不容易拉裂,但成形不易,容易起皱;正反旋的优势在于即能降低正旋时坯料厚度减薄的速度同时还方便产品成形。
旋轮的工作圆角R越大,材料流动性越好,材料的接触面越大,旋轮与材料单位接触时间变长,旋压时无法产生旋压环节使得材料失稳起皱。而工作圆角越小,与材料的接触面变小,旋轮与材料单位接触时间变短,容易形成旋压环节保证材料不失稳起皱,但材料流动性变差,不易加工。因此,设计合适的旋轮工作圆角,对收口旋压至关重要。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旋轮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轮结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旋轮结构,包括旋轮,旋轮的中部开设有横孔,旋轮上等间距开设有若干安装连接孔,旋轮的一端中部开设有安装座安装槽,安装连接孔的一端与安装座安装槽连通;
旋轮的前端设有第一弧面旋压部,旋轮的后端设有第二弧面旋压部;第一弧面旋压部和第二弧面旋压部均为圆弧形结构,第一弧面旋压部和第二弧面旋压部的圆弧R角不同。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面旋压部为前角圆弧结构,前角圆弧R角为30mm。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弧面旋压部为后角圆弧结构,后角圆弧R角为20mm。
更进一步的,若干安装连接孔分布在一个圆的圆周上。
更进一步的,该圆中圆心处于旋轮的轴心线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安装槽的直径>横孔与两个安装连接孔的直径之和。
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安装槽的轴线性与处于旋轮的轴心线重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旋轮结构的进给速度F>1300mm/min。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正反旋压收口,提高旋压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圆角旋轮实现正向和反向收口,旋轮受力部位分别是第一弧面旋压部(大直径R)和第二弧面旋压部(小直径R),正向旋压采用大直径圆角,可抑制厚度减薄和开裂;反向旋压采用小直径圆角,可抑制起皱。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圆弧的结构,既可保证材料的流动性,又能避免过大的下压量使材料口部失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轻装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轻装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4686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编织布开边设备
- 下一篇:一种菊花加工蒸汽杀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