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468723.7 | 申请日: | 2022-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85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城;徐仁鹏;马达;吴亮;任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20;B29C4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杨璐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注塑装置。该注塑装置包括热流道板;第一模板,热流道板与第一模板层叠设置;第一模仁,第一模仁与第一模板连接,第一模仁位于第一模板远离热流道板的一侧,在第一模仁内开设有浇口腔;第二模仁,第二模仁与第二模板连接,第二模仁与第一模仁围成型腔;热嘴组件,热嘴组件固定于第一模板上,热嘴组件的前端嵌入第一模仁内,热嘴组件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浇口腔和型腔连通;以及脱料部,脱料部由热嘴组件朝向型腔的方向延伸,并位于浇口腔内,脱料部被构造为能够与浇口形成卡嵌,以在脱模的过程中,将浇口由浇口腔内拉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注塑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产品注塑成型的过程中,需要将注塑料注入型腔中,经过定型、脱模后形成注塑完成的产品。在热流道转冷流道点进胶的模具中,需要将浇口与注塑完成的产品分离。
现有的方案是通过拉料销将浇口与产品实现分离,拉料销穿过模板和热嘴组件,并与浇口腔的口部相对。
但是,当模具设置拉料销时,模具的结构较为复杂,如何在简化模具结构的同时,还能将浇口从浇口腔内拉出,以将浇口与注塑完成的产品分离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装置的新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注塑装置,该注塑装置包括:热流道板;
第一模板,所述热流道板与所述第一模板层叠设置;
第一模仁,所述第一模仁与所述第一模板连接,所述第一模仁位于所述第一模板远离所述热流道板的一侧,在所述第一模仁内开设有浇口腔;
第二模仁,所述第二模仁与第二模板连接,所述第二模仁与所述第一模仁围成型腔;
热嘴组件,所述热嘴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模板上,所述热嘴组件的前端嵌入所述第一模仁内,所述热嘴组件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所述浇口腔和所述型腔连通;以及
脱料部,所述脱料部由所述热嘴组件朝向型腔的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浇口腔内,所述脱料部被构造为能够与浇口形成卡嵌,以在脱模的过程中,将浇口由所述浇口腔内拉出。
可选地,所述脱料部包括本体部和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由所述本体部弯折以形成,所述弯折部相对于所述本体部的弯折角度在45°至135°之间。
可选地,所述弯折部包括多个凸齿,多个所述凸齿沿所述本体部延伸分布。
可选地,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出料口的中轴线相间隔。
可选地,所述弯折部具有靠近所述热嘴组件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热嘴组件的直线距离在0.2mm至100mm;
所述弯折部突出于所述本体部0.2mm至5mm;
所述脱料部的轴向长度为0.5mm至100mm;
所述脱料部的径向宽度为0.2mm至10mm。
可选地,所述浇口腔包括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第一腔与所述脱料部的外形相适配,所述第二腔用于容纳浇口;
所述出料口、所述第二腔以及所述型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可选地,所述出料口与所述脱料部位于同一侧,所述脱料部位于所述出料口的边缘。
可选地,所述热嘴组件包括嵌件,在所述嵌件内设置有阀针,在所述嵌件上开设有所述出料口,所述阀针的出料端伸入所述出料口内,以将所述注塑料注入所述第二腔。
可选地,包括多个浇口腔和多个所述脱料部,所述浇口腔与所述脱料部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4687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