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容量锂二氧化锰电池负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493126.X | 申请日: | 202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47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叶旭辉;刘长海;李元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洎能源(洛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4 | 分类号: | H01M4/134;H01M4/70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9 | 代理人: | 牛雪姣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中国(河南)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量 二氧化锰 电池 负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容量锂二氧化锰电池负极结构,包括双层锂带、设置在所述双层锂带中间的带状集流体、设置在所述集流体一端的焊点和设置在所述焊点外侧的绝缘胶带。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锂带和带状集流体可使电池在放电末期锂带断开时,片状的锂带可继续通过集流体进行反应,提升电池容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的负极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容量锂二氧化锰电池负极结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放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充电时则相反,锂离子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被广泛使用。
如图1所示,目前锂电池的覆盖锂带为单片结构,在锂带的端部焊上3mm宽度的镍条作为集流体,锂负极较长,在电池放电尾期由于电池正极膨胀,导致电池锂负极断开,电流无法汇集到集流体处,电池放电会终止,电池失效,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点焊牢固的高容量锂二氧化锰电池负极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容量锂二氧化锰电池负极结构,包括双层锂带、设置在所述双层锂带中间的带状集流体、设置在所述集流体一端的焊点和设置在所述焊点外侧的绝缘胶带。
针对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双层锂带使集流效果更好;采用带状集流体结构,在放电末期当锂带断开时,片状的锂带仍然可以通过集流体进行反应,电池容量更高,使用寿命增长。
优选的,所述集流体在位于焊点的一端呈片状。增加焊点面积,可使点焊的牢固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锂带和带状集流体可使电池在放电末期锂带断开时,片状的锂带可继续通过集流体进行反应,提升电池容量。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的负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双层锂带,2集流体,3焊点,4绝缘胶带,5锂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一种高容量锂二氧化锰电池负极结构,包括双层锂带1、设置在双层锂带1中间的带状集流体2、设置在集流体2一端的焊点3和设置在焊点外侧的绝缘胶带4;集流体2在位于焊点3的一端呈片状,在与双层锂带1接触的其他地方呈细条形。
以CR123A电池为例进行容量对比,分别采用三只具有现有负极结构(图1)和实施例1中负极结构的电池进行测试,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得出,采用图1中的负极结构,在放电后期锂带断开,放电容量较低;采用实施例1中的负极结构,电池放电容量较高,一致性较好。
在以上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设备元件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设备元件,所涉及的结构设置方式、工作方式或控制方式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的设置方式、工作方式或控制方式。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洎能源(洛阳)有限公司,未经双洎能源(洛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4931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箱梁顶推施工用支撑装置
- 下一篇:弧形件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