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收集排放装置及超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02630.1 | 申请日: | 202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68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王芳芳;殷文齐;凌北;沙心勇;陈刚;宋嘉玮;宋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9/02 | 分类号: | G21F9/02;G21F9/36;B30B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3 | 代理人: | 段火林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收集 排放 装置 超压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气收集排放装置及超压机,废气收集排放装置包括上排气组件和下排气组件,上排气组件包括上排气罩和上排气管,下排气组件包括下排气罩和下排气管,上排气罩和下排气罩分别与上排气管和下排气管连通,上排气罩用于套设于压头上并与压头可拆卸连接,上排气罩用于与桶罩的上端密封连接并与桶罩连通,下排气罩用于与桶罩的下端密封连接并与桶罩连通,下排气罩用于与工作台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在核电领域的超压机,钢桶受到压缩时,桶罩的内部空间被钢桶分割成了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分别通过上排气组件和下排气组件将废气排出,避免了压缩过程中,废气溢出对环境和其他零部件造成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压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废气收集排放装置及超压机。
背景技术
核电领域中通常将一些带放射性的固体废物(即核固废)装入钢桶中,由超压机的桶罩和工作台组成压模模具,再通过压头进行压缩减容,得到处理后的桶饼。在压缩过程中,钢桶内的带放射性的废气会从桶罩上下两端的开口处溢出,污染其他设备或周围环境。但现有技术中的超压机对于带放射性的废气的收集和排放效果较差,而一些其他领域中的废气收集排放装置难以适用于装有核固废的钢桶中的废气的收集和排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收集和排放核固废金属桶中的废气。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气收集排放装置,包括上排气组件和下排气组件,所述上排气组件包括上排气罩和上排气管,所述下排气组件包括下排气罩和下排气管,所述上排气罩和所述下排气罩分别与所述上排气管和所述下排气管连通,所述上排气罩用于套设于压头上并与所述压头可拆卸连接,所述上排气罩用于与桶罩的上端密封连接并与所述桶罩连通,所述下排气罩用于与所述桶罩的下端密封连接并与所述桶罩连通,所述下排气罩用于与工作台密封连接。
可选地,所述上排气罩上设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安装板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安装板用于装设于所述压头,所述第二安装板用于与所述桶罩的上端密封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波纹管,所述第一波纹管的一端装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另一端用于装设于所述桶罩且与所述桶罩连通。
可选地,所述下排气罩开设有第四开口、第五开口和第六开口,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下排气管连通,所述第五开口用于与所述桶罩连通,所述下排气罩用于与所述工作台在所述第六开口处形成密封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排气主管,所述上排气管远离所述上排气罩的一端通过卡箍连接于所述排气主管,所述下排气管远离所述下排气罩的一端通过所述卡箍连接于所述排气主管。
可选地,所述上排气管和所述下排气管为钢丝增强型聚氨酯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废气收集排放装置可以应用在核电领域中的超压机上,当钢桶受到压缩时,桶罩的内部空间被钢桶分割成了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桶罩的上部空间与上排气罩连通,废气由桶罩的上部空间进入上排气罩,然后进入上排气管,桶罩的下部空间与下排气罩连通,废气由桶罩的下部空间进入下排气罩,然后进入下排气管,即桶罩的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皆保持负压环境,将桶罩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的废气都顺利排出收集,以便进行后续的统一处理,避免了压缩过程中,装有核固废的钢桶中的废气溢出至外部环境,对环境和其他零部件造成污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超压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废气收集排放装置,还包括上梁、桶罩、工作台、压头、连接法兰、主伸缩杆和副伸缩杆,所述主伸缩杆和所述副伸缩杆皆与所述上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法兰装设于所述主伸缩杆上并与所述副伸缩杆滑动连接,所述压头装设于所述连接法兰上,所述桶罩套设于所述压头并装设于所述副伸缩杆上,所述工作台位于所述压头的下方,所述桶罩的上端与所述废气收集排放装置的上排气罩密封连接,所述桶罩的下端与所述废气收集排放装置的下排气罩密封连接,所述桶罩与所述上排气罩和所述下排气罩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未经一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02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扩音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视化报靶的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