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馈入样品台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10497.4 | 申请日: | 202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48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福;赵秀丽;慈连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腾鳌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7 | 分类号: | H01R13/17;H01R13/631 |
代理公司: | 辽宁中科品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61 | 代理人: | 张姣姣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样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馈入样品台,属于高压馈电技术领域;高压馈入样品台包括高压电极引入机构,高压馈入样品台包括:固定法兰、支撑板、丝杠、移动板、连接螺母、固定杆、插针、限位螺母和弹簧;通过将限位螺母套装在插针的外侧,将弹簧套装在插针的外侧,将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杆相连接,并将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螺母相连接,以实现固定杆通过弹簧对插针进行支撑,从而使弹簧能够对插针进行位置补偿,以避免插针与用电设备发生刚性接触,避免因使用者无法直接感知插针插入用电设备内,将会继续移动插针,进而导致插针或用电设备发生损坏的情况发生,以提升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馈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馈入样品台。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将高压电输入用电设备,通常将高压电极引入机构与插针电连接,同时为了提升安全性,避免使用者直接拿持插针,通常通过移动机构带动插针移动,以将插针插入用电设备,从而实现将高压电输入用电设备,以完成高压馈电。当插针插入用电设备内时,由此使用者无法直接感知插针插入用电设备内,从而将会继续移动插针,容易导致插针或用电设备发生损坏,进而降低了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插针插入用电设备内时,由此人无法直接感知插针插入用电设备内,从而将会继续移动插针,容易导致插针或用电设备发生损坏,进而降低了产品质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高压馈入样品台,采用将限位螺母套装在插针的外侧,将弹簧套装在插针的外侧,将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杆相连接,并将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螺母相连接,以实现固定杆通过弹簧对插针进行支撑,从而使弹簧能够对插针进行位置补偿,以避免插针与用电设备发生刚性接触,避免因使用者无法直接感知插针插入用电设备内,将会继续移动插针,进而导致插针或用电设备发生损坏的情况发生,以提升产品质量的效果。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压馈入样品台,高压馈入样品台包括高压电极引入机构,高压馈入样品台包括:固定法兰、支撑板、丝杠、移动板、连接螺母、固定杆、插针、限位螺母和弹簧;支撑板位于固定法兰的一侧;丝杠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丝杠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法兰和支撑板转动连接;移动板绕着在丝杠的外侧,且高压电极引入机构固定在移动板的一侧面上;连接螺母内设置有内螺纹,两个连接螺母分别与移动板的两侧相连接,且两个连接螺母套装在丝杠的外侧;固定杆为中空腔体,固定杆的一端与移动板的另一侧面相连接,且固定杆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法兰;三个插针与固定杆的另一端相连接,且三个插针与高压电极引入机构电连接;限位螺母套装在插针的外侧;弹簧套装在插针的外侧,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杆相连接,且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螺母相连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高压馈入样品台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高压馈入样品台还包括:光杠;至少一个光杠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法兰和支撑板相连接,且至少一个光杠穿过移动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高压馈入样品台还包括:直线轴承;直线轴承套装在光杠的外侧,且直线轴承与移动板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高压馈入样品台还包括:限位块和固定螺栓;限位块内设置有开口,两个限位块套装在光杠的外侧,且两个限位块位于移动板的两侧;固定螺栓穿过限位块的两侧和开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高压馈入样品台还包括:手轮;手轮套装在丝杠的外侧,且手轮位于支撑板的外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高压馈入样品台还包括:手柄;手柄与手轮相连接,且手柄与丝杠相平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高压馈入样品台还包括:第一旋转轴承和第二旋转轴承;第一旋转轴承套装在丝杠的一端,且第一旋转轴承嵌入固定法兰内;第二旋转轴承套装在丝杠的另一端,且第二旋转轴承嵌入支撑板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压馈入样品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腾鳌真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沈阳腾鳌真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104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