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感应人行横道标志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14017.1 | 申请日: | 202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73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利娜;刘瑞权;张烂;彭红娟;李伟环;夏康;赵艳丽;施卫军;黄宇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姚市交通标志设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5/38 | 分类号: | G08B5/38;G08G1/005;G08C17/02;E01F9/608;E01F9/615;E01F9/65;E01F9/673 |
代理公司: | 宁波博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03 | 代理人: | 汪卫军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感应 人行横道 标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感应人行横道标志,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前端面上方安装有警示板,所述警示板的前端面设置有标识牌,单片机用于测量振荡器频率的变化来判断是否有车辆通过,并管理和协调系统各部分的工作,当检测到有车辆通过时,单片机进一步通过无线传输模块给左警示灯、右警示灯和标识灯传递信号,左警示灯、右警示灯和标识灯接受信号之后启动进行闪烁警示,其中左警示灯、右警示灯为交替时闪烁模式,且分别为蓝红光,使警告标志明亮、清晰、醒目,特别是在风、雪、雨、雾天气和夜间,警告标志一明一亮连续闪光,使其生理可见度大大增加,提醒行人放心通过路口,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景观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感应人行横道标志。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现代交通科技与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数量显著增长,造成了交叉口冲突矛盾激化,特别是在城市道路中,根据交通量以及设计速度设定的传统信号灯的相位和周期、行人的违章过街行为等都会加剧交叉口处人、车的矛盾,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人作为城市道路中的基本参与者之一,在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信号灯发生变化时,行人未必能完全通过交叉路口。对于一般的小型路口来说,会影响该路段的通行能力,但是在较大的路口处,由于视距以及道路本身宽度的影响,存在视野盲区的小客车可能对未及时过街的行人、非机动车形成危险。特别地,在一些大型车通过量较高的路段,交叉口处的视距很难保证,易造成较多的视野盲区。道路外侧车道直行或右转的小型车,在视距难以保证的情况下,仅根据信号灯的变化行驶,会与未及时通过且处于人行道中部的行人产生较大的冲突,极易可能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
行人在道路交通系统中属于弱势群体,其出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针对于行人过街行为,需探讨能够保证行人过街安全的新思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感应人行横道标志,具有警告标志明亮、清晰、醒目,特别是在风、雪、雨、雾天气和夜间,警告标志一明一亮连续闪光,使其生理可见度大大增加,提醒行人放心通过路口,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感应人行横道标志,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前端面上方安装有警示板,所述警示板的前端面设置有标识牌,所述标识牌的前端面设置有通行标识,所述标识牌的前端面周缘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标识灯,所述警示板的前端面上方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警示灯和右警示灯;
所述支撑杆的背部上方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外壁左侧设置有探测模块,所述探测模块包括探测线圈和反相器,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右侧设置有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的下方设置有蓄电池。
为了便于自动判断是否有车辆通过,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感应人行横道标志优选的,所述标识灯、左警示灯和右警示灯均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探测模块和单片机电性连接。
为了便于为设备供电,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感应人行横道标志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上端面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电性连接。
为了便于调节设备高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感应人行横道标志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可伸缩结构且外壁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
为了防护左警示灯和右警示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感应人行横道标志优选的,所述左警示灯和右警示灯的上端面均设置有保护盖。
为了防护警示板,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感应人行横道标志优选的,所述警示板的前端面可拆卸连接有透明材质的防护壳。
为了便于检修维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感应人行横道标志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背部设置有检修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姚市交通标志设施有限公司,未经余姚市交通标志设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140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电气控制柜
- 下一篇:转子入轴承及端盖入轴承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