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湿两用吸尘器及清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14342.8 | 申请日: | 202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72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跃旦;王胜林;闻申均;方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富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5/24 | 分类号: | A47L5/24;A47L7/00;A47L9/16;A47L9/3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甬远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09 | 代理人: | 章松伟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湿 两用 吸尘器 清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湿两用吸尘器及清洁装置,通过设置与电机罩适配的第一组件,电机罩底部插入第一组件内与第一组件套装连接,第一组件底部设置有下沉的适配部,当电机罩与第一组件连接后,适配部与电机罩底部形成一个进风腔,进风腔位于电机与尘杯之间,干吸时气流依次通过尘杯、进风腔至电机,湿吸时带有水汽的气流通过第二进风管道直接至进风腔内,无需穿过尘杯,通过该进风腔实现干湿气路转换,第一组件结构简单、生产难度低,并且通过电机罩与第一组件的装配形成三通结构,设计巧妙,且装配简单、吸风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装置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干湿两用吸尘器及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干湿两用清洁装置集合了吸尘器吸尘功能与洗地机的洗地功能,提高清洁能力,目前使用的干湿两用清洁装置多为机体上带有便携式吸尘器的结构,便携式吸尘器单独使用时为干用的吸尘模式,便携式吸尘器安装于机体上组合使用时为湿用的洗地模式,干湿两用清洁装置因为能够实现不同功能的切换使用,而越发受到用户的欢迎。但是,便携式吸尘器内均安装有尘杯,而大多数干湿两用清洁装置的干风进口与湿风进口均需要通过尘杯后由电机排出,带有水汽的气体经过尘杯后会使得尘杯内干湿垃圾混合,影响吸尘效果。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使带有水汽的气体不经过尘杯的干湿两用清洁装置。
如公开号为:CN210727652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湿两用工业吸尘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通过分隔板将箱体分为上下设置的干吸室和湿吸室,所述箱体的上端设为开口且开口处铰接有开关盖,所述干吸室内设有除尘袋,所述湿吸室内装有水,所述箱体的右侧外壁固定连通有两个分别与干吸室内除尘袋连通和与湿吸室连通的导管,所述导管上设有第一启闭阀,位于湿吸室内的导管一端固定连通有伸入水内的连通管,所述箱体的右侧外壁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通过多个缓冲弹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抽风机。干吸时,打开与干吸室连通的导管,关闭与湿吸室连通的导管,使得干垃圾进入干吸室内,湿吸时,打开与湿吸室连通的导管,关闭与干吸室连通的导管,使得湿垃圾进入湿吸室内,实现干湿分离功能,而两个分别与干吸室内除尘袋连通和与湿吸室连通的导管实际形成为实现三通的结构,因此给出了可通过三通的结构来切换风道以实现在吸湿垃圾时,湿吸室的排风不需要再经过干吸室,干吸室的排风也不需要再经过湿吸室,也就是说,通过三通的切换,在使用同一个抽风机时,干吸和湿吸互不影响。
如公开号为:CN20396079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干湿两用环卫清扫车,具体技术方案为:主车的车架上端固定空心水箱、风机和吸尘箱,下端固定主变速箱、副变速箱、旋转扫盘和吸尘盘,主车的发动机通过输出轴与主变速箱的输入端铰接,主变速箱与副变速箱固连,副变速箱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与后轮的差动器铰接,所述的输入轴上固定离合三角带轮,离合三角带轮通过皮带驱动风机,所述的风机在空心水箱内;所述的吸尘箱包括干吸尘箱和干湿两用吸尘箱;吸尘盘通过管道与干湿两用吸尘箱密封相通,干湿两用吸尘箱的上端通过湿风道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密封相通,干湿两用吸尘箱的一侧与所述的干吸尘箱通过滤网和滤芯相通,干吸尘箱通过干风道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密封相通,所述的干风道与湿风道交接处铰接有风道切换板。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干风道与湿风道交接处设置风道切换板以实际形成为实现三通的结构,风机设置于两个吸尘箱的后端,干风道与湿风道共用一个排风口,在湿吸时,通过风道切换板湿吸气流经干湿两用吸尘箱至湿风道内,不经过干吸室,即实现湿气路旁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富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富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143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