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耳机的传导震子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25794.6 | 申请日: | 2022-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03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罗体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体政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杜伟轩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施土家***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耳机 传导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传导耳机领域,尤指一种应用于耳机的传导震子,主要采用了震动弹片、线圈、磁铁,震动弹片在磁铁的带动下,会带动固定架震动,当固定架震动在与颅骨接触后,这种震动频率会经随颅骨进入到内耳系统内,避开了通过耳膜接收声音,解决了无法接收环境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传导耳机领域,尤指一种应用于耳机的传导震子。
背景技术
由于入耳式耳机,佩戴的时候,是将耳机塞入到耳朵内,通过振膜与空气摩擦发出声音,直接送入到耳朵内。
但是,入耳式耳机长期佩戴会对耳朵内部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耳膜;同时,入耳式耳机是直接塞进外耳道内,外面的环境音因为不能传递到每个人的耳朵内,导致因佩戴耳机发生事故的频率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耳机的传导震子,是通过声波将声音传递到颅骨,以此可以不用将耳机塞入到外耳道内,从而解决无法接收环境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耳机的传导震子,其特征在于,由固定架以及位于固定架内的线圈、磁铁、震动弹片组成,震动弹片与磁铁相连,在线圈通电后,磁铁在固定架内做往返运动。
进一步地,线圈分布于固定架的内底面。
进一步地,震动弹片上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开口,该开口靠近震动弹片的中心,并往震动弹片的周缘延伸。
进一步地,磁铁上有安装部,与震动弹片的中心区域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主要采用了震动弹片、线圈、磁铁,震动弹片在磁铁的带动下,会带动固定架震动,当固定架震动在与颅骨接触后,这种震动频率会经随颅骨进入到内耳系统内,避开了通过耳膜接收声音,解决了无法接收环境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部分结构图。
图2是震动弹片的结构图。
附图标号说明:1-震动弹片;2-线圈;3-磁铁;4-安装部;5-开口;
6-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应用于耳机的传导震子,其特征在于,由固定架6以及位于固定架6内的线圈2、磁铁3、震动弹片1组成,震动弹片1与磁铁3相连,在线圈2通电后,磁铁3在固定架6内做往返运动。
主要采用了震动弹片1、线圈2、磁铁3,震动弹片1在磁铁3的带动下,会带动固定架6震动,当固定架6在与颅骨接触后,这种震动频率会经随颅骨进入到内耳系统内,避开了由耳膜接收声音,以此解决了无法接收环境音的问题。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固定架6为带开口5的腔体,该开口5上还设有外壳将腔体密封,线圈2分布于固定架6的内底面,并通过固定的方式确保线圈2无法从固定架6上脱落;
线圈2上的电流由腔体内的电路板控制,在多次通断下,线圈2周边的磁场在消失与产生两个过程中来回切换,进而使与磁铁3连接的震动弹片1跟随磁场的变化,做对应的往返运动。
进一步地,震动弹片1上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开口5,该开口5靠近震动弹片1的中心,并往震动弹片1的周缘延伸;采用上述方案,减少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震动弹片1在做往返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更少,以此抑制频率的偏差值。
进一步地,磁铁3上有安装部4,与震动弹片1的中心区域固定。
采用上述方案所完成的耳机,可以充分保护耳膜、耳鼓,相较于现有技术更加健康;同时,耳朵可正常对周边环境收音,对于汽车鸣笛等警告音,也能及时发现,安全性提到显著提升。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体政,未经罗体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257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用多关节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高耐蚀金属管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