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支气管托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31586.7 | 申请日: | 2022-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22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倪超;李双林;袁文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超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80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广惠***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支气管 支架 | ||
本申请适用于支气管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新型支气管托支架,每个转动丝杆外侧顶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每个转动杆外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随动锥齿。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传动锥齿圈与随动锥齿外侧之间的啮合传动作用,使得操作者只需对转动管进行手持转动后,即可带动传动锥齿圈随之同步进行转动后,带动多组转动丝杆随之同步进行转动,进而外部设置的活动套筒随之水平移动而在传动杆的传动作用下,提供给抵紧板相应的推动力而使其在支撑管内部移动而调节多组抵紧板之间的间距,方便操作者对抵紧板位置进行调节的同时,保证不同直径的输气管可以被适用于支撑管内部而进行输气固定处理。
技术领域
本申请适用于支气管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新型支气管托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来说,通常将输气管直接插入患者支气管内,从而方便氧气的输送,对于自控能力差的儿童来说,会由于习惯性的哭闹等原因翻转身体,导致压迫输气管甚至输气管脱落的问题,因此需要支气管托装置来进行气管的限位。
现如今在对输气管进行固定支撑时,由于针对不同体型的患者,需要使用的输气管尺寸也不同,进而在使用管托时,无法对不同尺寸的输气管进行固定调节,进而导致部分输气管在与管托相连接而进行固定时,稳定性不足,从而影响后续治疗的使用稳定性。因此,我们提出新型支气管托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新型支气管托支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新型支气管托支架,包括支架与固定安装在支架上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能够对气管进行固定,所述支撑管外侧表面转动套接有转动管,所述支撑管外侧远离转动管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多个转动丝杆,每个所述转动丝杆外侧顶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每个所述转动杆外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随动锥齿,所述转动管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传动锥齿圈,且传动锥齿圈外侧与随动锥齿外侧相啮合,每个所述转动丝杆外侧表面均螺纹套接有活动套筒,每个所述活动套筒外侧两端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传动杆,且传动杆贯穿滑动安装于支撑管内部,每两组所述传动杆内侧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抵紧板,且抵紧板位于支撑管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传动锥齿圈与随动锥齿外侧之间的啮合传动作用,以及结合转动丝杆的结构作用,方便操作者对抵紧板位置进行调节的同时,保证不同直径的输气管可以被适用于支撑管内部而进行输气固定处理。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转动管内侧固定安装有导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螺栓的结构作用而保证转动管的调节稳定性。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支撑管外侧开设有导向槽,且导向杆顶端滑动安装于导向槽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槽对导向杆的导向限位作用,使得操作者在对转动管进行推动后,转动管只能在支撑管外侧进行圆周转动而保证整个装置的传动合理性。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每个所述抵紧板内侧表面均固定粘合有防滑摩擦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滑摩擦垫的结构作用而保证整个装置的使用合理性。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转动管外侧两端均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且限位螺栓底部能够与支撑管外侧表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使用者对抵紧板的位置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超,未经倪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315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样本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胶囊生产设备自动顶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