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备电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36243.X | 申请日: | 202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24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邓全;周民;温成;何佳林;宫亮;王刚;刘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塔能源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4 | 代理人: | 刘强强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系统 智能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备电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包括与市电互为备用的第一蓄电池E1、和第一蓄电池E1互为备用的第二蓄电池E2,以及第一切换模块,和第二切换模块;第二切换模块包括与非门逻辑电路、第一微控制器、第二微控制器、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第一参数输入模块和第一电池检测芯片,第一信号处理电路与贴附在第一蓄电池E1上的第一热电偶相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市电、第一蓄电池E1和第二蓄电池E2对基站OLT设备M进行供电,切换条件同时考虑电量和温度,实现了备电系统的智能切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设备供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备电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国网通信具有无线通信以及有线通信两种通信方式,其中,有线通信通常是采用OLT设备或ONU设备。OLT是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tion)的简称,OLT设备和ONU设备一样,是光电一体的设备也被叫做光端机。OLT设备可以与前端交换机用网线相连,转化为光信号,用单根光纤与用户端的分光器互联,实现对用户端设备ONU的控制、管理和测距,并和ONU设备一样,是光电一体的设备。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里的电器化设备也在不断增多,造成用电负荷不断增大,在用电高峰出现过载断电现象,造成OLT设备断电,造成网络中断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提高用户使用满意度,就需要解决基站OLT设备的备电问题。现有的备电切换一般提供两个基站电池,在市电断电采用基站电池供电。然后两个基站电池之间的切换条件只考虑电压,使得基站电池可能长时间工作在过温环境下,增加了备电系统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备电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市电、第一蓄电池E1和第二蓄电池E2对基站OLT设备M进行供电,切换条件同时考虑电量和温度,实现了备电系统的智能切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备电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市电互为备用的第一蓄电池E1、和第一蓄电池E1互为备用的第二蓄电池E2,以及用于切换市电与第一蓄电池E1的第一切换模块,和用于切换第一蓄电池E1和第二蓄电池E2的第二切换模块;所述第二切换模块包括与非门逻辑电路,以及分别和与非门逻辑电路的输入端相接的第一微控制器和第二微控制器,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输入端接有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第一参数输入模块和第一电池检测芯片,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与贴附在第一蓄电池E1上的第一热电偶相接,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输入端接有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第二参数输入模块和第二电池检测芯片,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与贴附在第二蓄电池E1上的第二热电偶相接,所述与非门逻辑电路的输出端接有接触器驱动模块,所述接触器驱动模块接有接触器;接触器JCQ包括常闭触点K1和常开触点K2,所述常闭触点K1的一端与第一蓄电池组E1的一端相接,常开触点K2的一端与第二蓄电池组E2的一端相接,常闭触点K1的另一端与常开触点K2的另一端的连接端与基站OLT设备M的一端相接,基站OLT设备M的另一端接地。
上述的一种用于备电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输出端接有第一PWM产生模块和第二PWM产生模块,所述第一PWM产生模块和第二PWM产生模块分别与与门逻辑电路的输入端相接,与门逻辑电路的输出端与与非门逻辑电路相接。
上述的一种用于备电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输出端接有第三PWM产生模块和第四PWM产生模块,所述第三PWM产生模块和第四PWM产生模块分别与或门逻辑电路的输入端相接,或门逻辑电路的输出端与与非门逻辑电路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塔能源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未经铁塔能源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362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