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熔铸炉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40267.2 | 申请日: | 202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50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昊杰;栾景斌;邓文央;汪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东博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6 | 分类号: | B22D18/06;B22D27/08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河彩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63 | 代理人: | 王国冰 |
地址: | 11017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熔铸 | ||
一种真空熔铸炉,用于真空铸造,包括熔炼室、铸型室、保温包、型壳、抽拉机构;所述熔炼室上顶端设有投料口,投料口位置处设有第一翻板阀,坩埚设置于熔炼室内,保温包设置于熔炼室的下底部,位于保温包下方的熔炼室的侧壁开设有与铸型室连通的通孔;所述铸型室设置于熔炼室下方且铸型室与熔炼室相连通,铸型室的上顶端设有第二翻板阀,所述铸型室下底端设有用于抽拉机构穿过的通孔,所述抽拉机构设置于铸型室的下方,型壳设置于抽拉机构的上顶端,抽拉机构穿过所述铸型室下底端的通孔,上升带动型壳进入保温包内,抽拉机构下降带动型壳进入铸型室内。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实现减少型壳在运送至熔炼室内的温度损失,提高铸件铸造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熔铸炉。
背景技术
大部分高温合金精铸件长期处于高温高压、高负荷、高震动、高腐蚀的极端环境下,对其冶金质量、尺寸精度和晶粒大小具有极高要求。
合金细晶铸造技术工艺方法中,首先型壳在熔铸炉外预热后送入至熔铸炉的熔炼室内,经熔炼室熔炼后的液态金属流入至型壳内,完成浇铸过程,但在型壳在预热后送入至熔铸炉的熔炼室内过程会发生温度损失,而采用传统热控法由于浇注温度和型壳预热温度相差较大则会金属液内外温度不均,使合金液粘度高、流动性低、凝固时间缩短,导致气泡和夹杂来不及上浮,使铸件纯净度降低,且使薄壁铸件容易产生欠铸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熔铸炉,能够避免型壳表面的温度损失,降低浇铸温度与型壳温度差,提高铸件浇铸质量,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真空熔铸炉,包括熔炼室、铸型室、保温包、型壳、抽拉机构;
所述熔炼室上顶端设有投料口,投料口位置处设有第一翻板阀,坩埚设置于熔炼室内且位于所述投料口的下方,保温包设置于熔炼室的下底部,位于保温包下方的熔炼室的底壁开设有与铸型室连通的通孔;
所述保温包包括浇口装置、盖板、加热保温筒体、水冷环,所述盖板设置于加热保温筒体的上端,浇口装置为漏斗状结构且设置于盖板上,水冷环为环形结构且设置于加热保温筒体的下端;
所述铸型室设置于熔炼室下方且铸型室与熔炼室相连通,铸型室的上顶端与熔炼室相连通的位置处设有第二翻板阀,所述铸型室下底端设有用于抽拉机构穿过的通孔,所述抽拉机构设置于铸型室的下方;
所述型壳设置于抽拉机构的上顶端,抽拉机构穿过所述铸型室下底端的通孔,上升带动型壳进入保温包内,抽拉机构下降带动型壳进入铸型室内。
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抽拉机构包括升降杆、固定基座、滑动基座、电机、螺杆、滑轨;所述固定基座设置于铸型室的下方,固定基座上设有竖向设置的滑轨,滑动基座设置于滑轨上且可沿滑轨竖向滑动,滑动基座上开设有竖向螺纹孔;电机固设于固定基座上,螺杆与滑动基座上的螺纹孔螺接,且螺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转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固定基座连接;所述升降杆的下端与滑动基座固定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保温包的加热保温筒体包括石墨筒、电磁感应圈,所述石墨筒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筒体结构,电磁感应圈套设于石墨筒外部。
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还包括扩散泵、第一机械泵组,所述扩散泵通过管路与熔炼室连通,第一机械泵组与与扩散泵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还包括测温加料机构,所述测温加料机构包括加料塔、测温塔、转角气缸、旋转基座;
所述转角气缸竖向设置于铸型室的上端且位于铸型室的投料口的一侧,旋转基座设置于转角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加料塔以及测温塔均为竖向设置的柱状结构,旋转基座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加料塔的侧表面连接,旋转基座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测温塔的侧表面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补充,还包括第二机械泵组,所述第二机械泵组通过管路分别与熔炼室的投料口、熔炼室、铸型室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东博热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东博热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402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腻子粉加工的出料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走式玉米收割机割台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