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种苗智能分选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44464.1 | 申请日: | 202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33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陈碧娟;熊征;孟祥宝;钟国雄;潘明;邓敏;董力中;谭俭辉;莫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深圳市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广东弘科农业机械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2 | 分类号: | B07C5/342;G01N2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龙涛 |
地址: | 5106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苗 智能 分选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种苗智能分选设备,包括:机架,机架顶部设有固定框架和输送装置,固定框架内的一侧设有图像信息采集装置,固定框架内与图像信息采集装置相对的一侧并排设有多个喷管,图像信息采集装置和多个喷管均位于输送装置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以高光谱相机的光学成像快速无损识别为基础,再通过喷管对选定的种苗喷洒浓盐水,从而实现可育种苗的精准拔除,达到快速、无人、高效的分选效果,整个设备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有效提高分选效率,降低分选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装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种苗智能分选设备。
背景技术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作物产量、抗性等的重要途径。目前粮食作物(水稻)、蔬菜(如辣椒、番茄等)杂交种的生产仍较多采用人工去雄授粉做杂交,种子生产成本高,与国外品种相比缺乏市场竞争力。利用雄性不育系测配组合生产一代杂交种可省去人工去雄环节,在降低制种成本的同时,能最大程度确保种子纯度,还可有效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在劳动力成本逐年增高的情况下,雄性不育杂交制种技术具有很好地应用前景,是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
目前,作物中开展杂交制种的雄性不育系主要有自交不亲和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和核不育两用系(GMS)等。实际生产中,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开展杂交制种存在亲本繁殖成本高、亲本长期自交易产生活力退化、杂交率低于100%、淘汰选择困难等一系列问题;而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生产杂交一代种子,CMS不育系普遍存在温敏特性且选育周期长,制种产量低,多代转育后植株长势退化、杂交优势差等因素制约实际生产;而核不育(GMS)两用系的育性大多由一对隐性核不育基因控制,少数由显性基因控制,与细胞质无关,一般品种都是它的恢复系。两用不育系的后代中不育株与可育株各占50%,自身既可做不育系,又可做保持系,其中50%不育株起到雄性不育系的作用,50%可育株起到半保持系的作用。该方法制种工序简单,不育性稳定,恢复源广,周期短,适应广;缺点是母本的播种量、定植株数、移栽面积比一般杂交制种增加一倍,初花期,需人工识别拔除50%可育株,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间接增加制种成本,另一方面母本田中可育株若除不尽,极易造成品种混杂,从而降低制种纯度。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对两用不育系的核不育基因进行精细定位与克隆,筛选出与GMS表型共分离或基于核不育基因的分子标记,利用标记辅助反向杂交,促进核不育基因高效、快速地转移到不同的遗传背景中,同时可在苗期对不育株进行早期鉴别,减少定植株数,节约种植面积,降低生产成本,还可加速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年限,实现提高杂交制种效率和种子纯度的目的。
但是,借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途径确立早期鉴定雄性不育的方法还是存在分选效率低(需要分别取每一颗幼苗上一小片嫩叶,编号,然后到实验室进行DNA提取、PCR扩增、DNA序列分析等等复杂过程),分选成本高(需要高昂的仪器分子生物设备和消耗高纯高价的试剂)的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分选效率,降低分选成本的种苗智能分选设备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种苗智能分选设备。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种苗智能分选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部设有固定框架和用于传输穴盘的输送装置,所述固定框架内的一侧设有图像信息采集装置,所述固定框架内与所述图像信息采集装置相对的一侧并排设有多个喷管,所述图像信息采集装置和多个所述喷管均位于所述输送装置上方。
优选地,所述机架底部设有水箱,多个所述喷管通过水泵与所述水箱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深圳市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广东弘科农业机械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深圳市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广东弘科农业机械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444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具箱结构
- 下一篇:一种耐磨钢球下料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