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耳连接引脚及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59972.7 | 申请日: | 202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44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郑旭;舒宽金;贺孝武;安苏礼;何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惠州亿纬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31 | 分类号: | H01M50/531;H01M50/528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陈明龙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引脚 二次 电池 | ||
1.一种极耳连接引脚,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连接部(1)和引脚连接部(2),所述引脚连接部(2)包括固持部(21)和折弯部(22),所述折弯部(22)设置有通槽(221),所述折弯部(22)与所述固持部(21)之间的开合角度能够调节,所述折弯部(22)用于与电芯的极耳贴合并且通过折弯与所述固持部(21)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连接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22)呈字母“U”形,所述折弯部(22)的“U”形开口端与固持部(21)的边沿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折弯部中部形成“口”字形镂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连接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22)包括第三折弯条(3)、第一折弯条(4)和第二折弯条(5),所述第一折弯条(4)、所述第二折弯条(5)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折弯条(3)两端上,形成字母“U”形结构;所述第一折弯条(4)的端部、所述第二折弯条(5)的端部分别与所述固持部(21)的边沿形成第一折弯过渡段(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连接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折弯条(3)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折弯条(4)、第二折弯条(5)连接处形成第二折弯过渡段(7);所述第三折弯条(3)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折弯条(4)的水平高度和/或第二折弯条(5)的水平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耳连接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弯过渡段(7)与所述第三折弯条(3)共同形成沉台(8),所述沉台(8)的下沉高度大于等于极耳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极耳连接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连接部(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9),所述第一通孔(9)与电芯极柱相配合,所述引脚连接部(2)上靠近所述顶盖连接部(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10)。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极耳连接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连接部(1)与所述引脚连接部(2)相互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极耳连接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连接部(1)和引脚连接部(2)为一体成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耳连接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连接部(1)的宽度大于所述固持部(21)的宽度。
10.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本体、极耳、顶盖、极柱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极耳连接引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惠州亿纬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惠州亿纬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599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试验防侧滑机构
- 下一篇:一种翻转模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