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蚯蚓与蚯蚓粪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64658.8 | 申请日: | 202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46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林嘉聪;王定美;麦力文;李勤奋;刘和;杨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B07B1/22;B07B1/42;B07B1/4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张新蕊 |
地址: | 571101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蚯蚓 全过程 收获 分离 设备 | ||
1.一种蚯蚓与蚯蚓粪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行驶装置;
机架,设置于所述行驶装置上;
取料斗,设置于所述机架的第一侧,用于在所述行驶装置行驶时从蚯蚓床上取出物料;
第一输送装置,倾斜设置于所述取料斗与所述机架的第一侧之间,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入侧嵌入所述取料斗的内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出侧的高度高于输入侧的高度,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沿倾斜向上的方向输送所述物料;
筛分滚筒,沿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筛分滚筒的进料口朝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出侧,所述筛分滚筒的出料口的高度低于进料口的高度,所述筛分滚筒用于在转动的过程中从所述物料中筛分出所述蚯蚓与所述蚯蚓粪;
第二输送装置,倾斜设置于所述机架的第二侧且邻近所述筛分滚筒的出料口设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筛分滚筒的轴向垂直且由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较低侧指向较高侧以分开输送所述蚯蚓及所述蚯蚓粪;
第一收集盒,邻近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较高侧设置,用于收集所述蚯蚓;
第二收集盒,邻近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较低侧设置,用于收集所述蚯蚓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斗的取料口位于所述取料斗远离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一侧,所述取料斗的底边设置有多个料铲,各所述料铲的铲面均与所述取料斗的底壁齐平;
所述取料口的两个侧边分别设置有两个限位板,所述两个限位板相对,各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蚯蚓床包括沿竖直方向上下设置的蚯蚓床本体及蚯蚓床基层,所述蚯蚓床基层的宽度大于所述蚯蚓床本体的宽度;
所述两个限位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蚯蚓床基层的宽度,各所述第一支撑轮的触地点与各所述料铲之间的距离均等于所述蚯蚓床基层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蚯蚓床本体的纵截面、所述蚯蚓床基层的纵截面以及所述蚯蚓床的纵截面均为从下到上渐缩的形状;
所述蚯蚓床基层的纵截面的宽度范围为800mm~1000mm,所述蚯蚓床基层的纵截面的高为50mm,所述蚯蚓床本体的纵截面的宽度范围为400mm~600mm,所述蚯蚓床的纵截面的总高度范围为350mm~50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第二支撑轮及两个立杆;
各所述支撑板的第一侧均与所述机架的第一侧可拆卸连接,各所述支撑板的第二侧与所述取料斗连接,且所述两个支撑板相对设置;
各所述第二支撑轮分别设置于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
各所述立杆分别设置于各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机架的一侧,且各所述立杆的顶端高于所述取料斗;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出侧位于所述两个立杆的顶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主传动轴、第一从传动轴、第一输送带及多个挡料板,所述第一主传动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两个立杆的顶端,所述第一从传动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取料斗的内部,所述第一主传动轴所在侧为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出侧,所述第一从传动轴所在侧为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入侧,所述第一输送带绕设于所述第一主传动轴及所述第一从传动轴的外围,所述多个挡料板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外表面,且各所述挡料板分别沿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宽度方向延伸;
所述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驱动轴、第一传动链条及第二传动链条,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轴穿设于所述两个立杆的底端,且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平行;所述第一传动链条绕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轴及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外围;所述第二传动链条绕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轴及所述第一主传动轴的外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6465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E1/T1接口防松脱结构
- 下一篇:一种结构对称的耐磨排气管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