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尾桨桨叶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73603.3 | 申请日: | 202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32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喆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30 | 分类号: | B29C33/30;B29C70/68;B29C70/30;B29C70/54;B29L3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霖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91 | 代理人: | 陈得宗 |
地址: | 201821 上海市嘉定区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桨叶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桨桨叶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尾桨桨叶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顶部设置有上模具,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开设有成型槽,且成型槽的内部设置有金属模芯,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衬套,且衬套的内部设置有钻模。通过金属模芯对桨叶进行成型,第一次成型时,成型桨叶外形,绕金属模芯进行铺贴,铺贴完成后,在外形中放入泡沫芯材,代替金属模芯,最后在最外层铺贴一层蒙皮,蒙皮厚度两毫米,两次铺贴之间高度差由补偿片补偿,桨叶成型完成后,通过钻模在模具中预打孔,之后对孔进行研磨以达到精度要求,便于在成型后钻孔,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模具的使用量,从而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桨桨叶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尾桨桨叶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直升机技术的告诉发展,单旋翼带尾桨式直升机是目前最成熟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术,对尾桨桨叶的成型速率、成型工艺、成型成本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的尾桨桨叶模具不方便在成型的同时进行钻孔,工作效率较低,且模具的使用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桨桨叶成型模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桨桨叶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顶部设置有上模具,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开设有成型槽,且成型槽的内部设置有金属模芯,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衬套,且衬套的内部设置有钻模,所述金属模芯的顶部设置有泡沫芯材,且泡沫芯材的顶部设置有蒙皮。
优选的,所述泡沫芯材的形状与金属模芯的形状相同,所述蒙皮的厚度为两毫米。
优选的,所述下模具和上模具的边沿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两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通过设置固定孔、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是为了便于将下模具和上模具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补偿片,通过设置补偿片是为了补偿泡沫芯材和蒙皮铺垫的高度差。
优选的,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十个,且对称设置在下模具和上模具的前后边沿处,通过设置多个固定孔,是为了提高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的数量为十个,十个所述固定螺栓对称设置在下模具上,且对称设置的固定螺栓上套设有限位板,通过设置限位板,是为了将上模具的顶部固定住,进一步提高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稳定性。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桨桨叶成型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一)、该一种尾桨桨叶成型模具,通过金属模芯对桨叶进行成型,第一次成型时,成型桨叶外形,绕金属模芯进行铺贴,铺贴完成后,在外形中放入泡沫芯材,代替金属模芯,最后在最外层铺贴一层蒙皮,蒙皮厚度两毫米,两次铺贴之间高度差由补偿片补偿,桨叶成型完成后,通过钻模在模具中预打孔,之后对孔进行研磨以达到精度要求,便于在成型后钻孔,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模具的使用量,从而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
(二)、该一种尾桨桨叶成型模具,通过固定孔、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将上模具和下模具进行连接,从而使模具桨叶成型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模具;2、上模具;3、金属模芯;4、衬套;5、钻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喆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喆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736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导流筒的加热器
- 下一篇:一种牲畜打药防挣脱约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