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的船舶舱口角隅防护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75603.7 | 申请日: | 202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94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伦;马亚成;马晓宇;华康;陈海林;李文涛;朱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63B19/28 | 分类号: | B63B19/28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 31307 | 代理人: | 刘必榕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船舶 舱口 防护 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船舶舱口角隅防护构件,其设于舱口角隅上,其包括半圆钢,半圆钢的平端面贴合于舱口角隅的自由边,半圆钢的曲率与舱口角隅的自由边的曲率相同;半圆钢的直径大于舱口角隅的厚度;舱口角隅的上表面设有上部金属板,舱口角隅的下表面设有下部金属板;上部金属板的外侧端和下部金属板的外侧端均固接于半圆钢;上部金属板的内侧端固接于舱口角隅的上表面;下部金属板的内侧端固接于舱口角隅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抓斗垂直钢索等外部构件直接触碰舱口角隅,避免该类构件直接触碰舱口角隅而导致的机械损伤,还可以有效改善舱口角隅处的疲劳问题,提高了舱口角隅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船舶舱口角隅防护构件。
背景技术
为了改善船舶货舱的舱口角隅处的疲劳问题,需要采取防磨损、防撕裂和防腐蚀的充分保护措施来保护舱口角隅自由边,船舶设计规范上举例提出过一种可行的方式,即建议可以在舱口端纵桁顶部(即顶边舱斜板顶部)和货舱内的舱口端横梁顶部以及舱口围板顶部设置防护装置,来保护舱口角隅自由边。
在实船中,舱口角隅具有一定的形状,一般是椭圆形或圆形,舱口角隅自由边是远离舱口围纵桁、舱口端横梁以及舱口围板的,所以按照规范的举例,设置的防护装置无法起到保护舱口角隅自由边的作用。目前还没有合适的保护舱口角隅自由边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船舶舱口角隅防护构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新型的船舶舱口角隅防护构件,其设于舱口角隅上,其包括半圆钢,半圆钢的平端面贴合于舱口角隅的自由边,半圆钢的曲率与舱口角隅的自由边的曲率相同;半圆钢的直径大于舱口角隅的厚度;舱口角隅的上表面设有上部金属板,舱口角隅的下表面设有下部金属板;上部金属板的外侧端和下部金属板的外侧端均固接于半圆钢;上部金属板的内侧端固接于舱口角隅的上表面;下部金属板的内侧端固接于舱口角隅的下表面。
上部金属板的厚度和下部金属板的厚度均小于舱口角隅的厚度。
上部金属板、下部金属板和舱口角隅的厚度总和不大于半圆钢的直径。
上部金属板的外侧端和下部金属板的外侧端均固接于半圆钢的平端面。
上部金属板的外侧端与半圆钢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上部金属板的内侧端和舱口角隅之间通过角焊缝的焊接方式连接,或者通过树脂连接。
下部金属板的外侧端与半圆钢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下部金属板的内侧端和舱口角隅之间通过角焊缝的焊接方式连接,或者通过树脂连接。
上部金属板的厚度与下部金属板的厚度相同。
上部金属板和下部金属板均为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抓斗垂直钢索等外部构件直接触碰舱口角隅,避免该类构件直接触碰舱口角隅而导致的机械损伤,从而对舱口角隅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效改善船舶货舱舱口角隅处的疲劳问题,提高了舱口角隅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安装时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756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的船舶永久检验通道开孔结构
- 下一篇:组合调压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