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动汽车智能电动门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82508.X | 申请日: | 202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28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松涛 |
主分类号: | E05B85/12 | 分类号: | E05B8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3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动汽车 智能 电动 门把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动汽车智能电动门把手,包括第一外壳、容置腔、第二外壳、安装支耳和转套,其中,第一外壳的一侧开设有容置腔,第一外壳的上部设有安装支耳,安装支耳的一侧设有转套,第一外壳的一侧设有第二外壳,所述容置腔内设有把手,该把手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板,该连接板的上部设有齿条,且在齿条的上部设有阻尼件,该第一外壳上设有第一转轴,该转轴上设有套环,该套环的下部设有挡板,且套环的外部套设有扭簧,通过第二转轴、第二连接板和推动轴的设置,该第二转轴、第二连接板和推动轴组合形成偏心轮的作用,在把手闭合的状态下,该推动轴触碰在坡口处,可以更好将把手推出,结构简单,经济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型电动汽车智能电动门把手。
背景技术
在汽车门锁系统中,车门把手一直是影响汽车使用体验,突出汽车外观的重要组成部件,目前汽车门把手结构较复杂且安装空间较大,而小型车尤其电动汽车门板内的空间较小,门把手结构的布置难度要求较高,生产维修时装配和拆卸也较为不便,市场上大多前门把手与锁芯为整体式,结构工艺复杂,不能实现一体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新型电动汽车智能电动门把手,来解决现有电动汽车门把手结构较复杂且安装空间较大和结构工艺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动汽车智能电动门把手,包括第一外壳、容置腔、第二外壳、安装支耳和转套,其中,
第一外壳的一侧开设有容置腔;
第一外壳的上部设有安装支耳;
安装支耳的一侧设有转套;
第一外壳的一侧设有第二外壳;
所述容置腔内设有把手,该把手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板,该连接板的上部设有齿条,且在齿条的上部设有阻尼件,该第一外壳上设有第一转轴,该转轴上设有套环,该套环的下部设有挡板,且套环的外部套设有扭簧,该第二外壳的内部设有电机,该电机的一侧设有第二转轴,且在第二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板,该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设有推动轴,该电机的一侧设有限位板,该第二外壳上设有锁柱,该锁柱的下方设有旋转组件,该旋转组件的一侧设有按钮。
进一步,优先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齿条呈扇形,且在齿条的一端开设有坡口。
进一步,优先的,所述阻尼件的下部设有齿轮,且齿轮与齿条连接。
进一步,优先的,所述把手的一端设有凸块,且在把手的侧部设有灯带。
进一步,优先的,所述按钮贯穿第一外壳且一端位于容置腔内。
进一步,优先的,所述按钮采用硅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二转轴、第二连接板和推动轴的设置,该第二转轴、第二连接板和推动轴组合形成偏心轮的作用,在把手闭合的状态下,该推动轴触碰在坡口处,可以更好将把手推出,结构简单,经济实用;
(2)、通过齿条和齿轮的设置,启动电机,使推动轴转动,利用第一连接板呈扇形,将把手推出,该第一连接板上方的齿条与阻尼件下方的齿轮啮合连接,有利于实现平稳、速度适中的运动;
(3)、通过按钮的设置,该按钮采用硅胶的材质,可以有效的避免对把手造成磕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松涛,未经张松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825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临床用导管牵引装置
- 下一篇:一种PCB用回收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