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辊筒污泥干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584249.4 | 申请日: | 202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39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绍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绿洁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辰新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60 | 代理人: | 袁晓玲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污泥 化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领域,提出一种双向辊筒污泥干化装置,包括污泥堆积池、污泥输送泵、预热筒及干化筒,污泥输送泵的进泥端与污泥堆积池连通、出泥端与预热筒的进泥端连通,预热筒的出泥端与干化筒连通,预热筒内安装有第一螺旋辊输送机构,干化筒内设置有第二螺旋辊输送机构,预热筒外周侧设置有预热空间,干化筒外周侧设置有干化空间,预热空间内通入有第一预热介质,干化空间内通入有第二预热介质;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对第一螺旋输送辊与第二螺旋输送辊进行重新设计,使得污泥在预热和干化的过程中在更短的时间内受热均匀化,有效缩短了预热时间和干化时间,提高了污泥干化效率,同时能够有效缩短预热筒与干化筒的长度、减小占地面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双向辊筒污泥干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污泥干化处理的实验过程中,我们选用专利号为“CN103922557”的双筒湿污泥干化设备进行污泥干化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污泥在预热筒和干化筒内的受热不均匀,造成干化时间延长,主要原因包括:
1污泥在输送过程中,污泥依靠预热筒的高温传导实现污泥的预热,但外层的污泥能够与预热筒直接接触导热,内层的污泥依靠外层的污泥的导热进行预热,而且在输送过程中,污泥并没有实现彻底的翻转,在干化筒内亦是如此;
2污泥是在输送过程中预热,预热时间短,如果想要达到预热效果,预热筒的长度要足够长才可以,在干化筒内亦是如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向辊筒污泥干化装置,通过对第一螺旋输送辊与第二螺旋输送辊进行重新设计,使得污泥在预热和干化的过程中在更短的时间内受热均匀化,有效缩短了预热时间和干化时间,从而提高了污泥干化效率,同时能够有效缩短预热筒与干化筒的长度、减小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向辊筒污泥干化装置,包括:污泥堆积池、污泥输送泵、预热筒及干化筒,所述污泥输送泵的进泥端与所述污泥堆积池连通、出泥端与所述预热筒的进泥端连通,所述预热筒的出泥端与所述干化筒连通,所述预热筒内安装有第一螺旋辊输送机构,所述干化筒内设置有第二螺旋辊输送机构,所述预热筒外周侧设置有预热空间,所述干化筒外周侧设置有干化空间,所述预热空间内通入有第一预热介质,所述干化空间内通入有第二预热介质,所述预热筒上设置有预热进气口及预热出气孔,所述干化筒上设置有进油口及回油口;
所述第一螺旋辊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螺旋输送辊,所述第一螺旋输送辊为中空的输送辊,所述第一螺旋输送辊中也通入有所述第一预热介质;
所述第二螺旋辊输送机构包括第二螺旋输送辊,所述第二螺旋输送辊也为中空的输送辊,所述第二螺旋输送辊中也通入有所述第二预热介质。
进一步,所述第一螺旋辊输送机构还包括第一输送电机及第一连接筒;
所述第一输送电机安装于一电机支撑架上;
所述第一螺旋输送辊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输送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一联轴器连接;
所述第一螺旋输送辊的左端通过一套轴承组件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预热筒上;
所述第一连接筒通过法兰盘与螺栓可拆卸的固定安装于所述预热筒上;
同时所述第一螺旋输送辊的右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筒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螺旋输送辊与所述第一连接筒连通。
进一步,所述第一螺旋输送辊包括第一螺旋叶、第一外输送筒及第一内输送筒,所述第一内输送筒套装于所述第一外输送筒内,所述第一螺旋叶设置于所述第一外输送筒的外周侧;
所述第一外输送筒的右端与所述第一内输送筒的右端通过第一法兰环连接、左端通过第一法兰盘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绿洁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绿洁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842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