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箱结构及清洁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01017.5 | 申请日: | 202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84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卢丁瑞;陈焕松;杨军;郭灿腾;凌姝潼;欧阳凡;梁学;叶力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银星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40 | 分类号: | A47L11/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许铨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箱 结构 清洁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清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箱结构及清洁机器人,所述水箱结构包括第一导风管和箱体,所述箱体设置有储液腔和安装腔,所述储液腔和安装腔相互独立设置,所述储液腔开设有用于允许风体进入的进风孔,所述安装腔开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导风管收容于所述储液腔,所述第一导风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进风孔,所述第一导风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安装腔还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出风孔;所述进风孔、第一导风管、第一通孔、安装腔和出风孔依次连通形成导风通道。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对安装腔内的部件进行降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清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箱结构及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清洁机器人一般都有很多发热部件,例如马达,清洁机器人在工作时一般需要对这些发热部件进行降温处理。目前的做法一般是在清洁机器人的水箱内设置储液腔和安装腔,储液腔和安装腔之间是独立的,将发热部件安装于安装腔内,通过储液腔内的水对安装腔的侧壁进行降温,以使得安装腔的侧壁可以吸收安装腔内部的热量,以达到对发热部件进行降温的效果。但是,由于发热部件与安装腔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因此安装腔的侧壁无法直接对发热部件进行降温,采用这种方式降温的方式效率很低,其降温的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箱结构及清洁机器人,能够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箱结构,所述水箱结构包括第一导风管和箱体,所述箱体设置有储液腔和安装腔,所述储液腔和安装腔相互独立设置,所述储液腔开设有用于允许风体进入的进风孔,所述安装腔开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导风管收容于所述储液腔,所述第一导风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进风孔,所述第一导风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安装腔还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出风孔;所述进风孔、第一导风管、第一通孔、安装腔和出风孔依次连通形成导风通道。
可选地,所述水箱结构还包括第二导风管,所述第二导风管收容于所述储液腔;所述箱体还设置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安装腔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将所述储液腔和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三通孔将所述储液腔和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导风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导风管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通孔,所述出风孔将所述第二腔体和外界连通,所述进风孔、第一导风管、第一通孔、第一腔体、第二通孔、第二导风管、第三通孔、第二腔体和出风孔依次连通形成所述导风通道。
可选地,所述安装腔包括底壁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出风孔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上,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第四侧壁上,所述第三通孔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隔板倾斜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隔板与所述底壁、第一侧壁和第四侧壁围合形成第一腔体,所述隔板与所述底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围合形成第二腔体。
可选地,所述储液腔对应进风孔和第一通孔分别设置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进风孔贯穿所述第一接头,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二接头,所述第一导风管的两端分别套接于所述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头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储液腔的内表面,所述第一接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二接头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储液腔的内表面,所述第二接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导风管与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之间连接为过盈配合。
可选地,所述箱体还设置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孔连通,所述出风通道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
可选地,所述水箱结构还包括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出风通道内,以打开或盖合所述出风孔,使安装腔与外界导通或隔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银星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银星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010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