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环绕线引脚校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16473.7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59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洪锦华;赖聪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科彼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8 | 分类号: | H01F41/08;H01F41/06;H01F41/076 |
代理公司: | 中山华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37 | 代理人: | 曹聪聪;鲍璐璐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绕 引脚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环绕线引脚校直机构,属于电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至少一对能相抵接或远离的模块,成对的模块在其相对面设有限定引脚的校直槽、以及若干沿校直槽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校直筋,模块上的校直筋自校直槽两侧槽缘向另一模块延伸并呈扩口状,上述相对设置的校直筋可交叉咬合以聚拢引脚并于模块抵接时将引脚限定在校直槽内。模块自远离状态至抵接状态的过程中,校直筋逐渐交叉咬合,聚拢引脚的同时对引脚逐渐进行初校直,得到初校直后的引脚能够在模块抵接时自然落入校直槽内,从而实现引脚的校直。其结构合理、设计巧妙,通过采用逐渐聚拢校直的方式,校直效果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磁环绕线引脚校直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感磁环通过绕线机绕线后,尾线多呈现弯曲状态,需要将引脚校直后再进行后续装配,以往引脚的校直需要操作者手工捋直或拉直,将引脚整理成在同一方向且平直的状态,其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对磁环绕线引脚进行自动化校直,结构简单且生产效率高的磁环绕线引脚校直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磁环绕线引脚校直机构,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至少一对能相抵接或远离的模块,成对的模块在其相对面设有限定引脚的校直槽、以及若干沿校直槽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校直筋,模块上的校直筋自校直槽两侧槽缘向另一模块延伸并呈扩口状,上述相对设置的校直筋可交叉咬合以聚拢引脚并于模块抵接时将引脚限定在校直槽内。
优选地,沿引脚自由端向引脚根部方向,所述模块上校直筋延伸的长度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校直筋的端部呈弧形设置。
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设有固定板、活动板、以及驱动活动板升降的校直气缸,上述成对的模块分别安装在固定板和活动板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和活动板上设有多排长形孔,螺栓穿过长形孔后与设置在模块内的螺母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模块设有用于放置螺母的十字型长槽。
优选地,所述基座的侧方设有用于放置磁环的载具。
优选地,所述载具的侧方设有将磁环压紧固定在载具上的下压装置。
优选地,所述下压装置包括气缸座、设置在气缸座上的下压气缸,所述气缸座上铰接有转接块,所述转接块上设置有下压块,下压气缸的输出端与转接块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磁环绕线引脚校直机构,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至少一对能相抵接或远离的模块,成对的模块在其相对面设有限定引脚的校直槽、以及若干沿校直槽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校直筋,模块上的校直筋自校直槽两侧槽缘向另一模块延伸并呈扩口状,上述相对设置的校直筋可交叉咬合以聚拢引脚并于模块抵接时将引脚限定在校直槽内。模块自远离状态至抵接状态的过程中,校直筋逐渐交叉咬合,聚拢引脚的同时对引脚逐渐进行初校直,得到初校直后的引脚能够在模块抵接时自然落入校直槽内,从而实现引脚的校直。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巧妙,通过采用逐渐聚拢校直的方式,校直效果佳,有效避免捋直或拉直等方式产生尾部再次发生弯曲形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科彼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科彼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164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实验室水槽柜
- 下一篇:一种保暖针织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