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张拉式光伏支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24473.1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68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伟;石鑫;柴洁;刘茜;刘晓东;张宁;马骁;何欢;刘学武;丁圣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10 | 分类号: | H02S2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王锴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张拉式光伏 支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张拉式光伏支架装置。包括桁架结构和立柱结构,桁架结构包括平面桁架组件和立体桁架组件,所述平面桁架组件的顶端适于与光伏面板连接,所述平面桁架组件的底端与所述立体桁架组件固定连接;立柱结构,包括两根立柱,两根所述立柱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立体桁架组件的底端的两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张拉式光伏支架装置具有能满足大跨度空间建设光伏组件的需求,并且还具有减少钢材的用量,降低成本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张拉式光伏支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光伏发电应用比较广泛,对于平原、湖泊及海上光伏发电工程来说,考虑到各行业的不同空间范围对光伏支架的要求,需要建设大跨度的光伏支架。在保证光伏支架结构荷载及位移均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如果采用常规的单根梁或者钢桁架形式去实现大跨度空间要求,将会造成用钢量的大大增加,另外,如果跨度较小,将导致立柱数量增加,施工周期加长,难以控制工程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光伏支架无法满足大跨度空间的需求,或者建设大跨度光伏支架需要耗费大量的钢材,成本过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张拉式光伏支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张拉式光伏支架装置,包括桁架结构和立柱结构,桁架结构包括平面桁架组件和立体桁架组件,所述平面桁架组件的顶端适于与光伏面板连接,所述平面桁架组件的底端与所述立体桁架组件固定连接;立柱结构,包括两根立柱,两根所述立柱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立体桁架组件的底端的两侧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张拉式光伏支架装置,所述桁架结构和所述立柱结构均具有多组,每组所述桁架结构均匹配一组所述立柱结构;所述张拉式光伏支架装置还包括多组拉杆结构,多组所述桁架结构通过多组所述拉杆结构依次连接,与每组所述桁架结构连接的多组所述拉杆结构均沿所述桁架结构的长度方向分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张拉式光伏支架装置,每组所述拉杆结构均包括至少一根第一拉杆和至少一根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平面桁架组件的顶端连接,另一端与相邻的一组所述桁架结构的所述平面桁架组件和所述立体桁架组件的连接处连接;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平面桁架组件的底端连接,另一端与相邻的一组所述桁架结构的所述平面桁架组件和所述立体桁架组件的连接处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张拉式光伏支架装置,还包括多组拉绳结构,依次连接的多组所述桁架结构中位于边缘的一组所述桁架结构通过多组所述拉绳结构与地面连接,多组所述拉绳结构沿所述桁架结构的长度方向分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张拉式光伏支架装置,所述拉绳结构包括锚桩、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锚桩固定连接在地面上;至少一根第一拉绳的一端与所述锚桩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平面桁架组件的顶端连接;至少一根第二拉绳的一端与所述锚桩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平面桁架组件和所述立体桁架组件的连接处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张拉式光伏支架装置,所述平面桁架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两根第一连接梁间隔且平行设置;多根第二连接梁均间隔且平行的连接在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梁之间,且两根所述第二连接梁分别连接在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梁的两端;其中,所述立体桁架组件的顶端与多根所述第二连接梁均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244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物流自动分拣信息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圆柱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