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黑水虻养殖床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34359.7 | 申请日: | 202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49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余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宏伟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安徽力澜律师事务所 34127 | 代理人: | 程亮 |
地址: | 2315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水 养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黑水虻养殖床,包括竖直放置的多个承载板以及设置在承载板底部的两个支撑板,所述承载板顶部开设有两个卡槽,同侧所述支撑板与卡槽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承载板顶部开设有多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减震板和养殖盒,所述养殖盒内侧壁开设有多个滑槽,水平方向两个所述滑槽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养殖床板,所述养殖床板顶部设置有观察盖,所述减震板底部和固定槽内底部通过多个弹簧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承载板、支撑板、卡槽、固定槽、减震板、养殖盒、养殖床板和观察盖相互作用下,通过将黑水虻养殖在养殖床板内,将不同大小的黑水虻养殖在养殖盒内,这样设置使得黑水虻更好打理,人工处理起来效率也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黑水虻养殖床。
背景技术
黑水虻,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 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因其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
目前在小规模养殖黑水虻的过程中,会使用养殖床进行养殖培养,会将大小中的黑水虻都养殖在一个养殖床内,这样导致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将幼虫化蛹过后分离出来,人工分离比较费时费力,而且现有的养殖床面积大,人工处理黑水虻较慢,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养殖床人工分离黑水虻费时费力和养殖床面积大,处理效率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黑水虻养殖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黑水虻养殖床,包括竖直放置的多个承载板以及设置在承载板底部的两个支撑板,所述承载板顶部开设有两个卡槽,同侧所述支撑板与卡槽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承载板顶部开设有多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减震板和养殖盒,所述养殖盒内侧壁开设有多个滑槽,水平方向两个所述滑槽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养殖床板,所述养殖床板顶部设置有观察盖,所述减震板底部和固定槽内底部通过多个弹簧连接。
优选地,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承载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转向轮,所述养殖盒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地,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减震板底部和固定槽内底部固定连接,相邻两个固定槽距离相同。
优选地,所述养殖床板顶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观察盖外侧壁与移动槽内侧壁滑动连接。
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承载板距离相同,两个所述卡槽对称设置在承载板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在承载板、支撑板、卡槽、固定槽、减震板、养殖盒、养殖床板和观察盖相互作用下,通过将黑水虻养殖在养殖床板内,将不同大小的黑水虻养殖在养殖盒内,这样设置使得黑水虻更好打理,人工处理起来效率也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黑水虻养殖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黑水虻养殖床的正视图。
图中:1、承载板;2、支撑板;3、卡槽;4、固定槽;5、减震板;6、养殖盒;7、滑槽;8、养殖床板;9、观察盖;10、弹簧;11、转向轮;1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黑水虻养殖床,包括竖直放置的多个承载板1以及设置在承载板1底部的两个支撑板2,承载板1顶部开设有两个卡槽3,相邻两个承载板1距离相同,两个卡槽3对称设置在承载板1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宏伟,未经余宏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343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箱脉冲袋式收尘器
- 下一篇: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用可调速切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