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颗粒机的散料自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44291.0 | 申请日: | 202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51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冯立浩;吴朝锋;黄帅;车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22 | 分类号: | B01J2/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付久春 |
地址: | 443099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机 循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颗粒机的散料自循环装置,包括:环绕式传动组件分布设置在颗粒机的模辊外侧和模辊下方;环形传送带绕设在环绕式传动组件上,该环形传送带的一部分内侧带体横置在颗粒机的两个模辊之间啮合空隙的漏料区域下方,其余部分的内侧带体紧密接触绕设在颗粒机的至少一侧模辊的外齿上,能在模辊外齿的驱动下在环绕式传动组件上循环转动,承接颗粒机的两个模辊之间啮合空隙下方的漏料并沿一侧模辊外面输送至两个模辊之间啮合空隙上方的进料区域。该散料自回收装置构成简单,借助于环形传送带将散料均匀的送入进料区域,实现了散料的自回收利用,减小了工作人员的体力劳动强度,也消除了生产过程中散料带来的生产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颗粒机的散料自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能源供应主要依赖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及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生态造成的巨大压力,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紧迫课题。
目前,根据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状况,主要发展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生物液体燃料。通过双模辊生物质颗粒机将秸秆或木材等生物质制备成型为颗粒,是一种得到广泛认可的生物质利用技术。通过将这些生物质加工为大密度、高热值、低成本的颗粒,实现了生物质的清洁燃烧,即保护了环境,又创造了经济价值。
现有的双模辊生物质颗粒机在制粒成型过程中,辊内颗粒产出的同时会有部分粉末状物料从模辊之间漏出,如图1所示,需要生产工人手动将这部分漏出的粉末状物料进行回收再利用,这种情况使得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大,也会对工作环境产生较大的粉尘污染。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颗粒机的散料自循环装置,能将双模辊生物质颗粒机在制粒成型过程中漏出的粉末状物料自动进行回收再利用,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也减小了粉尘污染,进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颗粒机的散料自循环装置,包括:
环绕式传动组件和环形传送带;其中,
所述环绕式传动组件分布设置在所述颗粒机的模辊外侧和模辊下方;
所述环形传送带绕设在所述环绕式传动组件上,该环形传送带的一部分内侧带体横置在所述颗粒机的两个模辊之间啮合空隙的漏料区域下方,其余部分的内侧带体紧密接触绕设在所述颗粒机的至少一侧模辊的外齿上,能在模辊外齿的驱动下在所述环绕式传动组件上循环转动,承接所述颗粒机的两个模辊之间啮合空隙下方的漏料并沿一侧模辊外面输送至两个模辊之间啮合空隙上方的进料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颗粒机的散料自循环装置,其有益效果包括:
通过设置分布设置在颗粒机的模辊外侧和模辊底部的环绕式传动组件,并在环绕式传动组件上设置环形传送带,并使环形传送带一部分设置在模辊底部,其余部分绕设接触贴合在至少一侧模辊的外齿上,使得该环形传送带能在环绕式传动组件上随颗粒机的模辊同步转动,进而能在接收两个模辊之间的啮合间隙漏料后,经循环输送至两个模辊之间啮合间隙上方的进料区域,实现了颗粒机的散料自循环回收再利用。该装置结构不复杂,使用方便,能提升颗粒机的处理效率,减少人工劳动强度,也减少粉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双模辊生物质颗粒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启迪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442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砂缸及其加工模具
- 下一篇:一体化含铬废水处理与铬资源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