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硅油离合器连接器总成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45254.1 | 申请日: | 202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61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杜卫东;瞿海峰;姚暑光;刘敦绿;岳胜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睿昕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5/00 | 分类号: | F16D35/00;F02B6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合砺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18 | 代理人: | 丁秋萍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硅油 离合器 连接器 总成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硅油离合器连接器总成的结构,它包括:套设在主轴上且随着主轴转动的轴承,套设在轴承外侧的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电磁线圈、磁铁和霍尔传感器,所述的壳体的径向表面安装有连接机构,当硅油离合器工作时,连接器总成内部轴承随主轴高速运转,电磁线圈通电工作,为硅油离合器提供工作需要的磁力,霍尔传感器通电工作,为发动机提供硅油离合器的运转参数,通过增设筋板,可以有效增加连接器总成的散热面积,从而降低连接器总成的工作温度,实现延长连接器总成的使用寿命;也可以有效增加连接器总成壳体的结构强度,保证了连机器总成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器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硅油离合器连接器总成的结构。
背景技术
离合器安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联系的总成件。通常离合器与发动机曲轴的飞轮组安装在一起,是发动机与汽车传动系之间切断和传递动力的部件。汽车从起步到正常行驶的整个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需要操纵离合器,使发动机和传动系暂时分离或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传动系输出的动力。它的作用是使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能逐渐接合,从而保证汽车平稳起步;暂时切断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联系,以便于换档和减少换档时的冲击;当汽车紧急制动时能起分离作用,防止变速器等传动系统过载,从而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离合器类似于开关,接合或断离动力传递作用,离合器机构其主动部分与从动部分可以暂时分离,又可以逐渐接合,并且在传动过程中还要有可能相对转动。离合器的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不可采用刚性联系。当硅油离合器工作时,连接器总成内部轴承随主轴高速运转,电磁线圈通电工作,为硅油离合器提供工作需要的磁力,霍尔传感器通电工作,为发动机提供硅油离合器的运转参数。
现有技术中,如图1、图2所示,当硅油离合器工作时,连接器总成内部轴承随主轴高速运转,电磁线圈通电工作,霍尔传感器工作,这个时候轴承旋转摩擦产生大量热量,电磁线圈及霍尔传感器等电器工作也产生大量热量。因为机械结构及电磁结构等整体需要,连接器总成使用加强尼龙为材料,属于不良导热材料,当硅油离合器随发动机长时间工作时,连接器总成内部产生的大量热能散发不畅,容易造成轴承过热失效,电子元件寿命降低等不可靠现象发生。尼龙外壳受热后强度降低,在发动机高频振动时有变形及开裂的风险,影响的硅油离合器连接器总成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硅油离合器连接器总成的结构,通过在外壳径向表面增设筋板,从而解决连接器总成散热不畅,造成内部轴承及电子元件寿命降低等不可靠现象发生,提高了硅油离合器连接器总成的寿命,同时及时的散热使得连接器总成整体工作温度降低,降低尼龙外壳变形开裂等失效的可能性,从而间接降低发动机故障率,提高发动机可靠性。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硅油离合器连接器总成的结构,它包括:套设在主轴上且随着主轴转动的轴承,套设在轴承外侧的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电磁线圈、磁铁和霍尔传感器,所述的壳体的径向表面安装有连接机构;当硅油离合器工作时,连接器总成内部轴承随主轴高速运转,电磁线圈通电工作,为硅油离合器提供工作需要的磁力,霍尔传感器通电工作,为发动机提供硅油离合器的运转参数。
所述的连接机构为径向均匀设置的筋板,可以有效增加连接器总成的散热面积,从而降低连接器总成的工作温度,并且可以有效增加连接器总成壳体的结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筋板通过卡扣、螺纹连接、铆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壳体上,从而增大整体散热面积,同时增加外壳机械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筋板均匀设置在壳体的表面,保证了散热的均匀性和增加连接器总成壳体的结构强度,从而增加连接器总成壳体工作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筋板垂直安装在壳体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筋板的形状为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睿昕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睿昕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452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淋浴房双向缓冲阻尼滑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组合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