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吸附粘贴的薄膜边料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57931.1 | 申请日: | 202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34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存文;吴鹏飞;方黄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正印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18 | 分类号: | B26D7/18;B29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恩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59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粘贴 薄膜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吸附粘贴的薄膜边料收集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的底座,底座上安装有用于形成桶身的罐体,罐体内安装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通过第一电机进行驱动,罐体的上端安装有顶盖,顶盖的一半为活动的盖体,另一半的顶盖上设置有用于收集薄膜的托盘,托盘与顶盖之间贯通,托盘上安装有传送柱,传送柱上安装有用于传送薄膜的传送带,传送带的末端安装有布满尖锥的尖锥柱,尖锥之间呈规律状安装在尖锥柱上,托盘上安装有顶板组,顶板组上安装有多个刮片,刮片位于尖锥之间且紧贴在尖锥柱上;本实用通过尖锥来辅助传送薄膜,薄膜在尖锥上脱落时通过顶板组进行清理效果,实现薄膜不会粘在传送带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薄膜边料回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吸附粘贴的薄膜边料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薄膜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多种工序生产才能够对薄膜进行加工使用,薄膜生成过程包括熔化、吹膜、压缩、上漆、裁剪和封边等操作,在生产裁剪的过程中需要对薄膜进行特定尺寸的裁剪,已满足所使用的要求,在对薄膜进行裁剪之后,薄膜的边料并没有进行使用,边料的薄膜均属于塑料或者树脂等材质,能够对其高温熔化后再次制造成新的薄膜产品,薄膜修剪后一般采用传送带进行传送,薄膜在经过裁剪后会具有相应的静电摩擦的作用,薄膜会相应的吸附在传送带上无法脱离,导致传送带长时间的运行时会卡进塑料薄膜的情况;
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是薄膜边料具有静电吸附在传送带上导致运行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吸附粘贴的薄膜边料收集装置,主要解决的是现阶段薄膜边料回收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吸附粘贴的薄膜边料收集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的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用于形成桶身的罐体,所述罐体内安装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通过第一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罐体的上端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一半为活动的盖体,另一半的顶盖上设置有用于收集薄膜的托盘,所述托盘与顶盖之间贯通,所述托盘上安装有传送柱,传送柱上安装有用于传送薄膜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末端安装有布满尖锥的尖锥柱,尖锥之间呈规律状安装在尖锥柱上,所述托盘上安装有顶板组,所述顶板组上安装有多个刮片,刮片位于尖锥之间且紧贴在尖锥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连接柱,所述底座上的中心处设置有圆孔,所述连接柱安装于圆孔内,所述连接柱与圆孔之间安装有轴承,所述连接柱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十字柱,所述十字柱上安装有扇叶柱,扇叶柱与十字柱之间安装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下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连接柱之间通过传输辊和皮带连接传输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的边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尖锥柱与第二电机之间通过传输辊和皮带传输动力,所述尖锥柱与传送柱之间通过齿轮传输动力,尖锥柱与传送带之间旋转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上端安装有能够活动的转板,所述转板与托盘之间通过铰接片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骨架,所述骨架的下端安装有用于移动的滚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传送带对薄膜的边料进行传送时,薄膜会紧吸附在传送带上,经过尖锥柱上的尖锥相接触时,塑料薄膜会被扎在尖锥上,尖锥在转动后会落入罐体内部,紧扎在尖锥上的薄膜经过顶板组上的刮片向下刮铲时,薄膜会脱落到罐体内部完成挂产的作用。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正印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正印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579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布检测用疲劳测试机
- 下一篇:散热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