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器械气密性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95745.7 | 申请日: | 2022-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71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卢烨;雷兴波;刘彦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靖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M3/04 | 分类号: | G01M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创智合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92 | 代理人: | 马金华 |
地址: | 65501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器械 气密性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气密性检测装置,属于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包括集气罩体;所述集气罩体的尾端设置有连接套筒,连接套筒与集气罩体内部连通,所述连接套筒上连接有透明管,所述透明管内活动设置有泡沫球,所述泡沫球仅设置有一个,所述透明管底端设置有垫圈,所述垫圈内设置有第一挡条,所述透明管顶端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内设置有第二挡条,所述第一挡条和第二挡条均交叉设置有多根。该医疗器械气密性检测装置,操作过程中只需通过判断泡沫球是否被气流吹动即可用于医用气囊和输液管、输气管等管状医疗器械的气密性检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避免浸水检测对医用气囊造成的二次污染,并且不需要干燥,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医用气囊以及管状医疗器械在生产制造结束之后,需要使用气密性检测装置检测其气密性,从而确保在急诊救治时能够正常使用。
申请号为201922295640.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盒、真空发生器、控制器和医用气囊,所述检测盒的内部下表面等间距固定安装有立杆,所述检测盒的后侧壁安装有安装板,所述竖板的内侧面垂直安装有玻璃支板,所述真空发生器位于检测盒的右侧,所述控制器位于真空发生器的左侧,所述医用气囊位于立杆的上方,且医用气囊的右侧连接有医用管,所述医用管的末端安装有密封管,该医疗器械气密性检测装置,便于将医用气塞和医用管限定在检测盒的内部,避免医用气囊和医用管在水环境中浮起,且将医用管展开,方便快速了解医用管的漏气部位,利用橡胶环将密封管与医用管紧密连接,确保连接的密封性。
然而,申请人发现,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医用气囊和输液管、输气管等管状医疗器械进行气密性检测时,均需要在水环境中进行,通过观测气泡的方式来判断气密性,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有效,但是医用气囊和输液管、输气管等管状医疗器械浸入水中后,会造成二次污,对医疗器械产品来说,该浸水检测方式存在初始污染菌超标的风险,并且检测结束后需要干燥,增加了检测步骤,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医疗器械气密性检测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疗器械气密性检测装置,操作过程中只需通过判断泡沫球是否被气流吹动即可用于医用气囊和输液管、输气管等管状医疗器械的气密性检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避免浸水检测对医用气囊造成的二次污染,并且不需要干燥,提高了检测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疗器械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集气罩体;
所述集气罩体的尾端设置有连接套筒,连接套筒与集气罩体内部连通,所述连接套筒上连接有透明管,所述透明管内活动设置有泡沫球,所述泡沫球仅设置有一个,所述透明管底端设置有垫圈,所述垫圈内设置有第一挡条,所述透明管顶端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内设置有第二挡条,所述第一挡条和第二挡条均交叉设置有多根;
所述集气罩体上横向穿设有导管,所述导管位于集气罩体内的位置处开设有通气槽孔,所述导管的两端均螺纹盖设有端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医用气囊充气后,操作者手持集气罩体沿医用气囊表面缓慢移动过程中,若医用气囊存在漏气,集气罩体移动到漏气处时,医用气囊漏出的气体通过集气罩体和连接套筒进入透明管,能够瞬间将透明管内的泡沫球吹气,操作者只需通过判断透明管内的泡沫球是否被气流吹动即可得知该医用气囊是否漏气,可避免浸水检测对医用气囊造成的二次污染,并且不需要干燥,进一步的,在对医用输液管或医用输气管气密性检测时,将集气罩体放置在光滑平整的检测台面上将集气罩体的开口端密封,此时医用输液管或医用输气管的一端密封一端充气,只需将充气的医用输液管或医用输气管缓慢穿过导管,存在漏气现象时,医用输液管或医用输气管漏出的气体将通过通气槽孔涌向透明管内,使泡沫球浮动,从而达到检测医用输液管或医用输气管的气密性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筒外侧壁上固定有握柄,所述握柄上套设有胶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靖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未经曲靖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957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型可循环水冷却机设备
- 下一篇:一种造粒均匀的饲料生产用造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