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灯结构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96497.8 | 申请日: | 2022-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05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石殿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桔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04 | 分类号: | B60Q1/04;B60Q1/18;B60Q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李天凤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中国(上海)自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灯 结构 车辆 | ||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灯结构及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身结构,包括前保险杠、纵梁、横梁以及翼子板,所述前保险杠及所述横梁分别设置于所述纵梁,所述翼子板位于所述车辆车轮的上方,并设置于所述横梁,所述前保险杠具有安装孔;第一灯结构,与所述翼子板连接,并固定于所述横梁;以及第二灯结构,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纵梁,并位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第二灯结构在焊接前能够相对于所述纵梁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二灯结构与所述第一灯结构的相对位置。保证第一灯结构与第二灯结构之间的距离,以便于前保险杠安装,同时,通过纵梁承载第二灯结构,前保险杠的安装孔仅供第二灯结构伸出,这样能够降低前保险杠的承载重量,保证前保险杠安装后的相对位置。
本公开要求2022年03月18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2220592764.4,名称为“车辆”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在此将其全文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出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灯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以往车辆的车灯为一体式结构,即为除了雾灯以外的其余近、远光等、转向灯、示宽灯、日光灯等都集成在一个灯框区域内。目前,车辆的车灯为分体式结构,分体式大灯在汽车设计中流行,其将汽车的车灯分为两到三层,把日间行车灯放在上层,而近/远光灯下移到传统的雾灯区域。
但是,目前的雾灯设置在前保险杠中,将近/远光灯与雾灯集成设置后,其重量较重,会导致前保险杠无法承载近/远光灯的重量。并且,车辆的纵梁为统一供货,焊接进行总装,近/远光灯的安装位置固定,使得近/远光灯与日光灯及车身的精度难以保证,进而影响前保险杠的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前保险杠无法承载前组合灯的重量以及安装精度难保证问题,提供一种无需前保险杠承载前组合灯的重量以及保证前保险杠安装精度的车灯结构及车辆。
一种车辆,包括:
车身结构,包括前保险杠、纵梁、横梁以及翼子板,所述前保险杠及所述横梁分别设置于所述纵梁,所述翼子板位于所述车辆车轮的上方,并设置于所述横梁,所述前保险杠具有安装孔;
第一灯结构,与所述翼子板连接,并固定于所述横梁;以及
第二灯结构,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纵梁,并位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第二灯结构在焊接前能够相对于所述纵梁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二灯结构与所述第一灯结构的相对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灯结构包括支撑组件以及前组合灯,所述支撑组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纵梁,所述前组合灯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并位于所述安装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间隔设置于所述纵梁,并可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上沿所述纵梁移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纵梁,所述第一安装板可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及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可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纵梁,所述第二安装可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及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可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中的一个具有第一连接孔,另一个具有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径,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调节孔以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且所述第一紧固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连接孔沿所述第一调节孔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桔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桔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964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风炉用热量循环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架空建筑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