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压专用下凹模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98832.8 | 申请日: | 2022-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98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魏治国;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鑫上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5/02 |
代理公司: | 厦门知盛知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302 | 代理人: | 梅爱惠 |
地址: | 3639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专用 下凹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冲压专用下凹模,其包括基座、成型块及弹簧杆,所述基座开设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设置缺口;所述成型块位于所述凹槽内,其设置成型缺口;所述成型缺口与缺口对接构成成型槽;所述弹簧杆穿过基座与成型块连接,并驱动成型块的成型缺口与缺口错位分离、脱出工件。本实用新型利用所述成型块与基座的配合,将一体式的成型凹槽改进为分体式,确保工件能够符合设计要求进行冲压,同时,冲压后利用成型块的弹跳驱动工件高效且完整的脱模,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在确保工件加工质量及工件品质的同时,提升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专用于弯钩状工件冲压成型且能够确保工件高效脱模的下凹模。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工件A加工中,使用冲压成型进行加工,冲压成型具有加工效率高,工件A成型稳定等优点。如图2所示的现有的冲压模具,其包括冲头B2及下凹模B1,冲头B2和下凹模B1上设置与工件A形状相适配的凸起及凹槽,实现冲压成型,但针对于如图1所示的工件A加工时,因工件A在弯曲较大,可以采用现有的冲压结构进行加工,但加工后的工件A无法从内凹的成型槽内取出,或取出过程会造成工件A的损伤,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及加工效率。
因此,如何设计并制造出一款能够完全使用如图1所示结构的工件A冲压成型的下凹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用于弯钩状工件冲压成型且能够确保工件高效脱模的下凹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冲压专用下凹模,其包括基座、成型块及弹簧杆,其中:
所述基座开设凹槽,所述凹槽的侧壁设置缺口;
所述成型块位于所述凹槽内,其设置成型缺口;
所述成型缺口与缺口对接构成成型槽;
所述弹簧杆穿过基座与成型块连接,并驱动成型块的成型缺口与缺口错位分离、脱出工件。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成型缺口呈圆弧状,其开口端朝向缺口方向设置;所述缺口具有成型面,所述成型面与成型缺口的底面一端对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成型面包括首尾相连的弧形段及直线段,其中:
所述弧形段靠近凹槽的一端与所述成型缺口的底面一端对接;
所述直线段呈倾斜状,并与所述基座的顶面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成型块具有脱模贴合面及成型贴合面,其中:
所述成型块靠近凹槽底面的侧面为所述成型贴合面;
所述成型块与弹簧杆连接的侧面为所述脱模贴合面;
所述脱模贴合面与弹性贴合面之间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脱模贴合面开设连接孔,与所述弹簧杆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基座开设让位孔,所述让位孔与所述连接孔连通;
所述弹簧杆穿过所述让位孔与连接孔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弹簧杆包括连杆及弹簧;所述弹簧套与所述连杆上,其一端抵于所述成型块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杆具有螺纹段,该螺纹段与成型块螺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鑫上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鑫上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988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幕墙自动擦拭器
- 下一篇:一种防脱落的卡合式紧固卡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