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06778.7 | 申请日: | 2022-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23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吴福文;许晋翊;吴虹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浩暘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631;H01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李旭;姚鹏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供电缆组装,包含壳体、束线盖体、电路板、多个刺破端子及固定环。壳体包含主体部、插接部及螺合部,插接部连接于主体部,螺合部一体成形地连接于主体部相对于插接部的一侧。束线盖体,包含遮蔽部及可挠螺合部,遮蔽部枢设于主体部,主体部、插接部及遮蔽部共同形成容置空间,螺合部及可挠螺合部共同形成连通容置空间的束线孔,束线孔用以供电缆组装。电路板设置于容置空间内。这些刺破端子设置于电路板,用以供电缆的多个芯线组装。固定环螺合于螺合部及可挠螺合部,而使螺合部及可挠螺合部共同迫紧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用于传输网络讯号的电连接器已成为电子装置的重要配件。一般而言,电连接器包含有壳体、二束线盖及束环。二束线盖装设于壳体,而束环装设于二束线盖,束环用以迫使二束线盖迫紧电缆,而将电缆固定。
然而,目前电连接器的元件数量过多,在组装上相对费时且费工,且成本也随之提高,故本领域研发人员正致力找出解决前述的问题的手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组装简便且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电连接器,用以供电缆组装,包含壳体、束线盖体、电路板、多个刺破端子及固定环。壳体包含主体部、插接部及螺合部,插接部连接于主体部,螺合部一体成形地连接于主体部相对于插接部的一侧。束线盖体,包含遮蔽部及可挠螺合部,遮蔽部枢设于主体部,主体部、插接部及遮蔽部共同形成容置空间,螺合部及可挠螺合部共同形成连通容置空间的束线孔,束线孔用以供电缆组装。电路板设置于容置空间内。这些刺破端子设置于电路板,用以供电缆的多个芯线组装。固定环螺合于螺合部及可挠螺合部,而使螺合部及可挠螺合部共同迫紧电缆。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电连接器,藉由壳体包含有与主体部一体成形地连接的螺合部的配置,可减少束线盖体的数量,而仅需要一个包含有可挠螺合部的束线盖体,即可使固定环于装设于壳体的螺合部及束线盖体的可挠螺合部之后迫使壳体的螺合部及束线盖体的可挠螺合部迫紧电缆。因此,相较于现有的包含有两个束线盖体的电连接器,上述实施例的电连接器不仅元件数量减少,在电连接器的组装上也相对简便,且电连接器的成本也相对减少。
此外,藉由壳体包含有与主体部一体成形地连接的螺合部及束线盖体包含有可挠螺合部的配置,可在固定环于装设于壳体的螺合部及束线盖体的可挠螺合部之后迫使电缆的中心朝固定环的中心移动,使得电缆的中心能对准固定环的中心,而让电缆的芯线能平顺地结合于这些刺破端子,以确保讯号传输的质量。
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内容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系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电连接器及电缆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束线盖体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1的移除电缆的后视示意图。
图6为图1的后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连接器
20:电缆
21:绝缘外层
22:屏蔽层
23:芯线
100:壳体
110:主体部
111:底部
112: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浩暘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浩暘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067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吸支架手机壳
- 下一篇:一种实验室粉末量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