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及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12242.6 | 申请日: | 2022-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548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徐红兵;周赛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56;H01M10/6568;H01M10/625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李杰梅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装置 电池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及电池模组,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所述冷却液流道、所述第一分水流道、所述第二分水流道和所述回水流道均位于液冷板本体上;所述液冷板本体上排列有若干电芯;所述冷却液流道位于所述第一分水流道和所述第二分水流道之间,所述冷却液流道与所述第一分水流道和所述第二分水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分水流道远离所述冷却液流道的一端与所述回水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水流道远离所述冷却液流道的一端与所述回水流道相连通;冷却液流道位于第一分水流道与第二分水流道之间,冷却液先由冷却液流道流入,此时对液冷板本体中间位置的电芯降温效果明显,避免了液冷板本体提高了散热效果避免了热量堆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为锂离子电池,锂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为-20℃-60℃,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性能对温度变化较敏感。当车辆在高速、低速、加速或减速的行驶状态下交替变换的时候,锂电池会以不同功率放电,以不同生热速率产生热量,锂电池受到散热情况的影响,大量的热会在锂电池不同部位累计,产生不均匀热量聚集的现象。在高温的情况下,电动汽车所使用的锂电池单体的温度一致性较差,同一锂电池单体不同位置的温度一致性较差,若没有合适的散热方案,锂电池容易导致“热失控”,进而使电动汽车着火甚至爆炸。
公开号:CN 213212226 U,名称:一种锂电池液冷冷却板,揭示了冷却液流道采用串联方式的液冷液冷板本体,冷却液流道在串联的主回路上热量从进水头到出水头的方向上逐渐积累,冷却液流道靠近冷却液流道出水头的一段温度较高,此时锂电池散热效果较差。其次,位于该冷却板中间区域的电芯散热效果较差,温度最高,极易导致“热失控”现象的发生。
因此,亟需一种使冷却液流道不同位置的冷却液温度差较小;液冷板本体中间区域电芯散热效果更好的液冷装置及利用该液冷装置的电池模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冷却液流道采用并联的方式设置,冷却液流道的进水端位于液冷板本体中间区域的液冷装置及利用该液冷装置的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其包括液冷板本体、冷却液流道、第一分水流道、第二分水流道和回水流道,其中,
所述冷却液流道、所述第一分水流道、所述第二分水流道和所述回水流道与液冷板本体一体成型;
所述冷却液流道位于所述第一分水流道和所述第二分水流道之间,所述冷却液流道与所述第一分水流道和所述第二分水流道相连通;
所述第一分水流道远离所述冷却液流道的一端与所述回水流道相连通;
所述第二分水流道远离所述冷却液流道的一端与所述回水流道相连通。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冷却液流道位于所述液冷板本体的一面,该面的中线与所述冷却液流道重合。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进水头,所述进水头位于所述液冷板本体上,所述进水头与所述冷却液流道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冷却液流道远离进水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分水流道和所述第二分水流道相连通。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出水头,所述出水头位于所述液冷板本体上,所述出水头与所述回水流道一端相连通,所述回水流道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分水流道远离所述冷却液流道的一端相连通。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封板,所述封板与所述液冷板本体远离所述冷却液流道的一面贴合。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冷却液流道、所述第一分水流道、所述第二分水流道和所述回水流道压铸在液冷板本体上;所述冷却液流道、所述第一分水流道、所述第二分水流道和所述回水流道均由所述液冷板本体其中一个平面凸起,所述凸起的方向朝向液冷板本体远离所述封板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122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