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呛式保温杯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22307.5 | 申请日: | 2022-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86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应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宏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共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21 | 代理人: | 张苏嫚 |
地址: | 321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呛式 保温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防呛式保温杯,涉及保温杯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保温杯喝水时易于呛到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杯体与杯盖,杯盖上设有一放置槽,放置槽内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有一吸管,放置槽内壁上设有出水口,杯盖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杯盖位于放置槽内壁上设有气口,吸管表面设有卡柱,本实用新型通过输送管与吸管将水送入进入口中,有效减少了进水量,从而防止人体在运动后喝水时被呛到,并且通过转动吸管能够在无需喝水时使吸管与出水口相错,从而防止杯体中的水流出,而气口能够在喝水时,便于外部气体与内部气体的交换,从而调节内外压强,起到了便于喝水的作用,并且卡柱能够将气口闭合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防呛式保温杯。
背景技术
保温杯一般是由陶瓷或不锈钢加上真空层做成的盛水的容器,顶部有盖,密封严实,真空绝热层能使装在内部的水等液体延缓散热,以达到保温的目的;保温杯从保温瓶发展而来的,保温原理与保温瓶一样,只是人们为了方便把瓶做成杯;现有的保温杯为了携带方便,往往在杯体上设有一个提手,但是提手容易从杯体上滑脱,从而造成保温杯的掉落,烫伤使用者;再者,当提着提手时,保温杯是倾斜的,压在手上的重力不均匀,手感不舒服。同时,拿着保温杯喝水时,装在保温杯上的提手非常碍事多余。
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9694356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手提保温杯,包括杯身和杯盖,杯盖和杯身配合使用,杯盖包括两个活动环、外壳、旋盖及提手,外壳具有两个第一孔,旋盖嵌于外壳内,旋盖具有两个第二孔,其中一个第一孔和其中一个第二孔的位置相对,另一个第一孔和另一个第二孔的位置相对,提手的一端依次穿过其中一个活动环和其中一个第一孔后卡合于其中一个第二孔内,提手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另一个活动环和另一个第一孔后卡合于另一个第二孔内,旋盖嵌入外壳内,再通过提手和活动环连接卡合旋盖和外壳,从而防止旋盖的脱出,牢固性好。并且不需要使用胶水或者融粘技术,制作工艺更为简单;再者,手提保温杯的提手设于杯盖上,当提着提手时,保温杯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呈竖直状态,压在手上的重力均匀,手感舒服。同时,拿着保温杯喝水时,设于杯盖上的提手不会碍事,但该保温杯为敞口式保温杯,当人在运动后由于出汗较多,此时便需要使用保温杯进行喝水从而补充水分,但由于人体在运动后呼吸较为急促,而敞口式的水杯进水量较大,从而导致人在喝水时易于被呛到,从而导致人体不适,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防呛式保温杯,使保温杯能够减少进水量,从而防止人在喝水时被呛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防呛式保温杯,包括杯体以及通过螺纹连接于杯体上的杯盖,所述杯盖上设有一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有一吸管,所述放置槽内壁上设有可与吸管相通的出水口,所述杯盖位于出水口处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杯盖位于放置槽内壁上设有气口,所述吸管表面固定连接有可与气口内壁形成抵接的卡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吸管、出水口以及输送管,能够在喝水时,杯体内的水通过输送管将水输送至吸管处,此时水通过吸管进入口中,该设计通过吸管能够有效减少进水量,从而防止人体在运动后喝水时被呛到,并且通过设置连接件,能够在无需喝水时,通过转动吸管,从而使吸管与出水口相错,防止杯体中的水流出,而气口能够在喝水时,便于外部气体与内部气体的交换,从而调节内外压强,起到了便于喝水的作用,并且卡柱能够在吸管位于放置槽内时将气口闭合住,从而防止杯体内的水流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管内壁上设有可与放置槽内壁形成抵接并且将出水口堵住的圆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圆弧面,能够在转动吸管时,圆弧面与放置槽内壁间发生相对滑动,从而起到便于转动吸管的作用,并且当吸管位于放置槽内时,圆弧面与出水口形成抵接,从而起到将出水口闭合住的作用,防止水在不使用保温杯时流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管位于卡柱相对面上固定连接有一施力块,所述施力块可与杯盖表面形成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宏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宏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223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缝机的针距调节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便于分类存放的重症监护器械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