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27405.8 | 申请日: | 202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50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吴晖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柏慧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昱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1 | 代理人: | 黄嫔芳 |
地址: | 226400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循环 肿瘤 细胞 取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取样装置,包括内管,所述内管外侧套接有外管,所述外管远离内管一侧设有针头,所述外管内设有与针头相连通第一吸气管,所述外管靠近针头一侧下端设有连接块,所述第一吸气管远离针头一端贯穿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第一吸气管一侧插接有第二吸气管,所述第二吸气管另一端与波纹管相连通,所述波纹管另一端与内管相连通,所述内管中部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位于内管内一端设有活塞,所述连接块外侧与储液瓶螺纹连接。该种取样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创口小,取样速度快,避免了取样过程中不必要的样本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在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前,需要对肿瘤进行取样分析,好“对症下药”。
现在通行的方式有两种,一种直接通过手术刀取样,但是这种方法创口大,容易给患者带来痛苦,另外一种方法是采用注射器来进行取样,这种方法具有创口小的优点,但是目前这种设备还存在着操作麻烦,取样完成后仍需要将注射器内的样本送至试管瓶内,同时现有的种肿瘤细胞快速取样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采集到的样本会有一部分停留在导流管的内部无法取出使用,导致样本的损失。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取样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取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取样装置,包括内管,所述内管外侧套接有外管,所述外管远离内管一侧设有针头,所述外管内设有与针头相连通第一吸气管,所述外管靠近针头一侧下端设有连接块,所述第一吸气管远离针头一端贯穿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第一吸气管一侧插接有第二吸气管,所述第二吸气管另一端与波纹管相连通,所述波纹管另一端与内管相连通,所述内管中部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位于内管内一端设有活塞,所述连接块外侧与储液瓶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管位于连接块外侧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外侧设有防护管,所述防护管内壁上端设有四个矩阵排布的定位块,所述连接环外侧设有与定位块相匹配的定位槽,所述防护管外侧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推杆远离活塞一侧设有推板。
优选的,所述内管靠近外管一端外侧设有四个矩阵排布的导向块,所述外管内设有与导向块相匹配的导向槽。
优选的,所述内管远离外管一侧两端均设有固定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取样装置,在对防护管进行推动时,防护管带动外管内动,从而使针头可插入到患者体内,通过连通的波纹管与第二吸气管可将储液瓶内部的空气抽出,同时连通的第一吸气管与针头可将肿瘤细胞吸入到储液瓶内部,螺纹连接的储液瓶与连接块,使得储液瓶便于安装与拆卸,从而使储液瓶可以快速的取下。该种取样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创口小,取样速度快,避免了取样过程中不必要的样本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管、2外管、3针头、4第一吸气管、5连接块、6第二吸气管、7波纹管、8推杆、9活塞、10推板、11储液瓶、12连接环、13防护管、14定位槽、15定位块、16防滑纹、17导向块、18导向槽、19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柏慧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柏慧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274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24小时使用的便携收集瓶
- 下一篇:一种臂戴式扫码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