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还田机的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45315.1 | 申请日: | 202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88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孙光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宝尔迪威科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49/04 | 分类号: | A01B49/04;A01D82/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晓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70 | 代理人: | 王雅君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还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的还田机的压料装置,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包括主体框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动的切刀转轴,使其外壁铰接的刀头对土地表面的秸秆进行切碎,设备管与水泵连接,通过水泵工作,使喷嘴对设备框架下方的土地和秸秆碎料进行湿润,提高土地的粘性和增加秸秆碎料的重量,防止秸秆碎料重量轻被风吹走,保护了周围环境,通过拖拉机带动翻动犁在土地表面移动,翻动犁呈倾斜状分布,通过翻动犁在土地上移动,使土壤对秸秆碎料进行覆盖,减少秸秆碎料的裸露,防止秸秆碎料被风吹走,减少了土地上秸秆碎料的流失,保证了土地肥力,通过压筒,对覆盖后的土壤进行压实,保证了土壤对秸秆碎料的覆盖,提高了设备对地面秸秆碎料的压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讲是还田机的压料装置。
背景技术
收获农作物后处理田间剩下的秸秆及秸茬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将秸秆及秸茬直接留在田间待其腐烂则无法保证下季农作物的及时耕种;将秸秆及秸茬粉碎后直接还田则存在严重影响土壤墒情而使得下季作物种子播种后难以萌发;将秸秆及秸茬回收则存在加重农民负担及存在易燃的安全隐患;将秸秆及秸茬进行焚毁,容易造成空气污染;国家推广采用还田机对秸秆及秸茬进粉碎后还田,既增加了土地肥力,也减少了秸秆及秸茬焚烧后产生的空气污染,目前,市面上的还田机只是简单的采用压筒将粉碎后的秸秆压在土地上,由于粉碎后的秸秆和土地表面较为干燥,导致土地表面的粉碎料容易与土地分离,在风的吹动下会四散吹走,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和土地上粉碎料流失,从而影响土地肥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还田机的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内部转动连接有切刀转轴,所述主体框架外壁设置有传动装置,且传动装置与所述切刀转轴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框架右侧外壁连通有设备框架,且设备框架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管,所述第二金属管上表面连通有设备管,所述第二金属管下表面连通有喷嘴,且喷嘴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金属管下表面,所述设备框架两侧内壁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对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金属杆,且金属杆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翻动犁,所述翻动犁均匀分布在所述金属杆下表面,所述设备框架内壁转动连接有压筒。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杆,且电动液压杆伸缩端与所述滑块之间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框架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装配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框架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挡片,且第一橡胶挡片位于主体框架和设备框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框架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挡片。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框架上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管,且第一金属管左侧外壁连通有高压喷头,所述高压喷头均匀分布在第一金属管左侧外壁和右侧外壁,所述第一金属管上表面连通有水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还田机的压料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拖拉机带动主体框架在田间作业,通过电机带动传动装置,使切刀转轴外壁铰接的刀头对土地表面的秸秆进行切碎,设备管与水泵连接,通过水泵工作,使喷嘴对设备框架下方的土地和秸秆碎料进行湿润,提高土地的粘性和增加秸秆碎料的重量,防止秸秆碎料被风吹走,保护了周围环境,通过拖拉机带动翻动犁在土地表面移动,翻动犁呈倾斜状分布,通过翻动犁,将土壤进行翻动,使土壤对秸秆碎料进行覆盖,减少秸秆碎料的裸露,防止秸秆碎料被风吹走,减少了土地上秸秆碎料的流失,保证了土地肥力,通过压筒,对覆盖后的土壤进行压实,保证了土地表面的平整,保证了土壤对秸秆碎料的覆盖,提高了设备对地面秸秆碎料的压实。
其二:本实用新型水管接头与水泵连接,通过水泵工作,使高压喷头对主体框架上端内壁进行冲洗,水流会顺着主体框架内壁流下,从而将主体框架内壁附着的进行泥土软化和清理,保证了主体框架内壁的干净。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宝尔迪威科贸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宝尔迪威科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453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