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坑支护桩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46342.0 | 申请日: | 202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22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喜文;李喜灶;彭俊聪;李思琪;李桂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裕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茂龙 |
地址: | 516400 广东省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支护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坑支护桩的连接结构,包括连续分布于基坑侧壁周围的桩体,相邻两根所述桩体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桩体上的卡块以及与卡块卡接配合的横梁,卡块两两一组竖向布置,上下方的横梁两端搭接在相邻桩体的卡块上;所述卡块呈L形结构,卡块与桩体之间形成卡槽,横梁卡接在卡槽内;所述横梁端部设有凹槽,凹槽预设在横梁内,凹槽开口顶部与横梁表面齐平,上下方的所述横梁同一侧端部设有竖向布置的加强杆,加强杆两端分别与上下方的横梁端部卡接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坑支护桩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基坑施工中一般采用支护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以防止基坑周边环境变形和基坑垮塌,确保工程建设施工的顺利进行。
现有组合桩主要通过卡接块和卡接槽的设计让相邻间的桩体连接紧密,提高支护强度,但是现有组合桩在安装时十分不便,安装时需要每根桩体紧贴前一根桩体安装,并且还要保证卡接块完美卡接在卡接槽内,对于大型建筑施工中难度较高,对此,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基坑支护桩的连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坑支护桩的连接结构,包括连续分布于基坑侧壁周围的桩体,相邻两根所述桩体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桩体上的卡块以及与卡块卡接配合的横梁,卡块两两一组竖向布置,上下方的横梁两端搭接在相邻桩体的卡块上;所述卡块呈L形结构,卡块与桩体之间形成卡槽,横梁卡接在卡槽内;所述横梁端部设有凹槽,凹槽预设在横梁内,凹槽开口顶部与横梁表面齐平,上下方的所述横梁同一侧端部设有竖向布置的加强杆,加强杆两端分别与上下方的横梁端部卡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杆的顶部、底部同一侧布置有卡钩,卡钩为倒L形结构,上下方的卡钩分别挂接在上下方横梁的凹槽内,卡钩的竖直端插进凹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卡钩竖直端与加强杆之间的间隙与所述凹槽与横梁端面之间的间距相匹配,使加强杆能贴合横梁端面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卡块的竖直段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伸进卡块内并抵紧横梁。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组件沿桩体的高度方向分布有至少两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横梁与卡块进行固定,配合加强杆进一步加强,大大增强了可靠性,稳定性好,使得桩体具有更好的支护效果。
2、横梁与卡块的结构相对简单,便于工作人员的安装,当基坑内的建筑主体完工,不需要桩体支撑时,将加强杆上拉移除,将横梁上移便可使横梁从卡块上取下,使得连接组件的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一种基坑支护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卡钩在加强杆上布置示意图。
图3为横梁端部截面示意图。图4为横梁端部另一方向截面示意图。
其中:1为桩体、2为卡块、3为横梁、4为加强杆、5为螺栓、6为卡钩、7为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裕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裕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463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