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中转站臭气回收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52432.0 | 申请日: | 202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90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胡东亮;胡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科奔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017 | 分类号: | B03C3/017;B01D50/20;B01D46/00;B01D53/86;B01D53/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昌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中转站 臭气 回收 处理 系统 | ||
1.垃圾中转站臭气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中转站(7)内的吸气罩(1)、吸气罩(1)通过管道与汽水分离装置(2)的进气口连通,汽水分离装置(2)的排气口与除尘装置的进气口连通,除尘装置的排气口与光触媒装置(5)的进气口连通;所述除尘装置包括静电除尘装置(3)和布袋吸尘装置(4),静电除尘装置(3)和布袋吸尘装置(4)连通,汽水分离装置(2)的排气口与静电除尘装置(3)连通,光触媒装置(5)的进气口与布袋吸尘装置(4)连通,用于系统抽排气的负压风机(54)安装在光触媒装置(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中转站臭气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水分离装置(2)包括中空的壳体,壳体内部靠进气口一侧安装有第一过滤层(21),第一过滤层(21)靠排气口的一侧安装有向排气口倾斜的锥形结构积风斗(22),积风斗(22)的中部设有气口(23),积风斗(22)靠排气口的一侧分别安装有多个第一隔板(24)和第二隔板(25),第一隔板(24)和第二隔板(25)间隔交错布设,且一端连接在壳体内壁,第一隔板(24)和第二隔板(25)之间形成回转的气流通道,所述第一隔板(24)和第二隔板(25)未与壳体连接的一端设有向进气口倾斜的弧面,箱体位于第一隔板(24)和第二隔板(25)的下方设有积水槽(27),所述壳体靠排气口一侧安装有第二过滤层(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中转站臭气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袋吸尘装置(4)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第一支撑板(41),布袋滤芯(42)穿过第一支撑板(41)上的通风孔后向下伸出,支撑骨架(43)插入在布袋滤芯(42)内,上端与第一支撑板(41)连接固定,支撑骨架(43)内安装有反吹管道(45),在箱体内位于第一支撑板(41)的上部安装有漩涡风机(44),漩涡风机(44)的进气口与箱体外连通,漩涡风机(44)的排气口与反吹管道(45)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中转站臭气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触媒装置(5)包括箱体,箱体内安装有第二支撑板(53),第二支撑板(53)的下侧安装有至少一个光触媒网(51),光触媒网(51)的两侧安装有多个紫外灯(52),所述负压风机(54)安装在第二支撑板(53)上,负压风机(54)的进风口向下穿过第二支撑板(53),所述第二支撑板(53)的上侧面和位于第二支撑板(53)上侧的箱体内壁设有隔音棉(55),箱体顶部敞开,并设有通风的消音棉网(5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中转站臭气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溶胶过滤装置(6),气溶胶过滤装置(6)的进气口与光触媒装置(5)顶部排气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科奔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宜昌科奔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524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晶圆载具
- 下一篇:一种生化反应器环形过水孔